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19篇 |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能源动力 | 15篇 |
水利工程 | 9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拜耳法氧化铝赤泥中稀土金属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拜耳法氧化铝赤泥中稀土金属赋存状态,拜耳法氧化铝赤泥由钙钛矿、方钠石、钙霞石、斜硅钙石、水化石榴石、羟基钛酸钙等矿物组成。赤泥中的稀土元素绝大部分呈分散态分布在赤泥的各个矿物中。钙钛矿、钛水化石榴石、钙水化石榴石、羟基钛酸钙中的含量相对其他矿物要多一些。呈离子吸附型赋存的稀土矿物的含量为5.26%。 相似文献
2.
3.
电网在制定运行调度计划时,需要知道联络线的最大输电能力,以及阻碍输电的主要因素。计算最大输电能力的常见算法是连续潮流法,但其结果不一定能保证满足电网安全约束。本文在对外部系统合理等值的基础上,比较了采用连续潮流、有功和无功解耦的优化算法计算互联电网间的最大有功输电容量的差异,重点考察了发电机容量、节点电压、线路载荷等安全约束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IEEE-RTS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算法可以用来检验运行方式的安全性,安排调度计划,提高电厂和电网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5.
SVC位置和容量的灵敏度和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可控并补装置位置和容量的合理选择,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确定运行方式下节点电压对并联电纳的灵敏度指标,反映了有效并补位置,但非必要补偿位置。文中提出采用灵敏度和概率潮流算法,综合确定实际需要并补位置。根据随机故障后并联电纳的概率分布,确定固定和可控补偿容量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并补电纳的区间概率分布,可确定可控并补容量及其满足电压控制目标的概率;补偿容量不仅受电网故障方式,也与并补装置电压设定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通用的三种标准反时限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用曲线拟合的算法,根据拟合结果研制成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经测试: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同步发电机电磁暂态建模是电网稳定分析和控制的基础。现有文献基于初值定理或超导体概念推导暂态/次暂态电抗/电势,人为假设过强、不能证明表达方式唯一。转子电磁暂态推导过程复杂、存在多种形式。本文基于定转子回路电压/磁链方程,通过矩阵变换,严格证明暂态/次暂态电感/电势表达形式唯一。提出基于内电势的转子电磁暂态准确表达。发现现有转子电磁暂态近似表达的时间常数存在误差。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同步电机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生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7,35(5)
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受保护装置在各种扰动下的动作性能影响.不必要的保护动作将断开线路,加剧网络载荷,导致连锁事故.研究了距离三段保护的动作性能,将其动作裕度定义为两端节点电压的函数.保护动作裕度对节点电压和节点功率的灵敏度系数,反映了输电系统对各种扰动的脆弱程度.将SVC的电压控制特性量化为保护裕度和并联电纳间的灵敏度,定义其为控制系数.研究发现当保护动作裕度较小时,控制系数接近常数,SVC控制效果可以近似线性表示;不同地点的并联补偿可能增大或者减小保护的动作裕度,可以根据控制系数的符号予以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9.
由于保护范围较长,距离三段保护对重载网络潮流分布较为敏感.作为主要柔性输电元件,可控串补常用于重载电网潮流控制.基于电压函数的距离三段保护动作裕度,建立了串补线路不同受控参数,如线路电抗、线路电流幅值、线路有功潮流,与保护裕度间的灵敏度系数,用以量化可控串补对距离三段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位置、不同受控参数及参考值下,可控串补可能增加或者降低保护裕度.可控串补和距离保护的合理整定,有利于协调保护装置和柔性输电设备,降低重载电网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