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光Ⅲ强激光能源模块测量线圈研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神光Ⅲ能源模块作为一种大功率强激光功率源,采用合适传感头准确可靠测量其脉冲电流,有利于提高能量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文分析了置于该能源模块中高压侧测量不同脉冲宽度电流的Rogowski测量线圈的数学模型、时域和领域特性,以及最佳阻尼参数配合和优选方法,并对基于MATLAB环境下SIMULINK工具所做的仿真结果和现场实验测试采集到的脉冲电流波形进行了比较。为有效抑制积分漂移,该文提出了复合积分器电路模型。该文章介绍的基于肋Rogowski线圈的测量仪器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低功耗、高准确度、安全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3.
一种优化控制策略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HVDC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9
文章阐述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直流输电与传统的直流输电相比具有的诸多优点.在建立交/直流(AC/DC)并联输电系统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直流输电本身的控制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相综合,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同时稳定发电机和直流输电系统.还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基于VSC的HVDC和传统的HVDC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该优化控制策略指导下,前者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体现了较好的阻尼特性,且该HVDC系统本身在该控制策略下也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6.
高压变频器共模电压仿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该文分析了PWM高压变频器中输出电缆对电机影响、共模电压和三电平逆变器箝位点电位不平衡机理。为有效抑制共模电压对变频器的不良影响,提出了新型拓扑结构:在24脉波整流/三电平逆变的高压变频器中,设置共模电抗器,并将整流器中性点、直流侧中间点、输出滤波器中性点和三电平逆变器箝位点相连,并通过小电阻和系统地相连。基于该拓扑结构对6kV/2250kW的电机所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可以减小高压变频器的共模电压,提高变频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将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两端节点等效为两个有源节点,推导得到VSC-HVDC两端等效节点注入电流的表达式,从而可以方便地通过修改系统导纳矩阵,得到含VSC-HVDC系统的数学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考虑VSC内部电流环和系统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VSC-HVDC控制策略。以一个含VSC HVDC的6机电力系统为例,仿真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在系统发生大扰动后,VSC HVDC不仅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而且对系统电压和频率稳定没有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优化协调控制在轻型直流输电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轻型直流输电是一种新型的直流传输技术,采用电压源型(VSC)换流站以及PWM控制技术。建立了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提出一种在发电机励磁和轻型直流输电之间优化协调控制方法,用于改善系统暂态稳定和抑制系统故障后振荡。作为算例,该协调控制方法被用于含有轻型直流输电的多机系统,并将该优化协调控制与发电机励磁、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相互独立的控制做一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大小扰动下,该控制能够给系统提供更好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9.
AC/DC混合输电系统分散协调控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针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在应用中带来的AC/DC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建立了AC/DC数学模型,并对AC/DC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最优协调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中,逆系统线性化理论被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文中为了与交流电网相配合,将标幺制引入了直流输电系统,并以Lyapunov间接法证明了该闭环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AC/DC混合输电系统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