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完全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基于Mobitex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国电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通信网络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实时性。Mobitex无线数据专用网专注于高可靠性、短时间突发数据的实时通信,非常适合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文中根据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通信系统的要求,结合Mobitex无线数据专用网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绝缘子憎水性图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绝缘子表面憎水性检测是判断绝缘子性能的主要手段,也是确保绝缘子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该文把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到绝缘子憎水性检测中,通过对绝缘子图像的对比度增强、图像的灰度、梯度及度的信息特征的综合考虑、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FCM)和形态学对憎水性图像进行分割,获取大水珠(或水迹)形状信息,最后用最大面积比法判定绝缘子的憎水性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水珠(或水迹)的形状信息、克服传统目测法的主观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满足实际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电力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与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我国专用通信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说明ATM的主要优越性,阐述电力广域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其骨干网络,ATM交换机及ATM接入和边缘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块链激励机制的光伏交易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的光伏交易市场中,存在着补贴拖欠、用户数量激增、结算困难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凭借自身安全、去中心化、难篡改等特点已成为新型分布式记账清算应用模式。国内外学者也纷纷针对区块链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架构设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激励的光伏交易机制,可以鼓励各用户间自由、灵活、进行单次交易结算。设计了动态交易系统的智能合约、加密机制、共识机制以及交易流程。设计了基于信誉值的交易机制,可以有效遏制各节点的自私行为,鼓励节点在点对点(P2P)网络中积极有效地传输。最后,针对一个21节点的网络拓扑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采用信誉值的交易机制下,用户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交易。  相似文献
5.
绝缘子憎水性图像水珠/水迹形状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缘子表面憎水性检测是判别绝缘子性能优劣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检测方法具有其主观性,图像处理技术的引入为憎水性检测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方法.考虑到绝缘子所处环境的复杂性(污秽、光照等)以及憎水性图像本身的特殊性(水的透明性),本文首先对绝缘子憎水性图像进行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和基于模糊逻辑的滤波,以达到增强图像的效果;然后通过基于模糊熵的自动阈值分割方法来获取水珠(水迹)的形状信息,最后用数学形态学的二值重构开运算来去除由于分割引入的噪声.实验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各级憎水性图像进行有效地分割.  相似文献
6.
自动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接口是连接参加自动需求响应的用户自动化系统、电网公司的需求响应服务系统及第三方的聚合服务系统的实体。接口能实现需求响应各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功能,是自动需求响应的关键技术之一。从需求响应业务分析出发,设计了接口的体系架构、层次模型和接口功能,通过接口的功能层、信息层和通信层实体间的密切配合,合理映射到物理网络后可进行高效、灵活、方便、安全的需求响应信息交换,对实现需求响应的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合能源服务已被视为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则是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下实现供需双侧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但现有研究缺乏对IDR市场运行机制和整体实施流程的系统化设计;现有关于IDR的研究忽略了需求侧的动态响应特性和多能耦合效应,且未深入研究其在复杂性场景下的适应性。该文基于电力需求响应标准IEC 62746-3 TS设计了IDR的整体架构和执行流程,将IDR的实施架构分为竞价和实施两个阶段,并建立各个阶段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动态参数解决IDR在复杂场景下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建立耦合响应特性矩阵实现了对需求侧多能耦合效应的有效建模,并提出主动响应量和实际响应量的概念以分析用户的动态响应特性。此外,通过模型的等效转化给出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文模型的有效性,不仅有利于降低市场的出清成本和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总成本,还有利于提升用户参与IDR的效益,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8.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力系统通信的迅速发展使得系统内部通信设备越来越复杂,通信线路也越来越多,这就给通信资源管理特别是电路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在现有的工作步骤及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设计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图形用户界面的方式,为电力通信资源管理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 从而实现电力系统通信资源的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与光纤在线监测系统相结合,完成对整个电力系统通信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电力通信网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该文研究通过配置P圈来实现电力业务的保护。以江苏省某地区的220 kV变电站通信网为例,考虑实际的物理距离和光纤容量限制,使用业务均衡Dijkstra路由算法进行业务路由,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通道保护的电力通信网最优化资源保护方法。与传统的电力通信网保护方案和经典的P圈配置方法相比,该文算法有效降低了电力通信网络的资源冗余度。同时,在P圈长度限定条件下,对业务完全保护的业务容量配置方法进行了探索,划定了自由区、可行区和截止区3段业务通道容量分布,对于电力通信网的规划与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智能电网供需互动业务受限于需求侧信息通信水平,针对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需求响应(DR)业务等级及信道信噪比(SNR)等级的自适应编码调制(AMC)策略。首先研究分析现有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响应业务模型、电力线信道模型及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等。然后根据不同传输模式在不同信噪比下的传输时延、误码率的仿真结果得出应用于传输模式切换的信噪比临界值,结合不同等级的需求响应业务通信需求差异,设计基于动态临界值的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旨在为每类需求响应业务量身定做匹配最佳的编码调制传输方式。最后通过搭建MATLAB仿真通信系统平台,分析并验证自适应编码调制策略相对于以往多种传输模式在通信性能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