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篇 |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8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11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30篇 |
轻工业 | 7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变是可以反映机械构件受力状态和形变的物理量,因此成为对构件检测的主要对象。长期以来,对应变的检测多采用电阻应变片法.这种方法虽然理论成熟,应用广泛,但是这种方法属于接触式检测,测定的范围局限在粘贴有应变片的有限狭小区域内,尤其足在多点测量时,不仅导线的布置变得十分繁琐,而且由于连线多,从而影响了检测的精度,增加了测定的事故率。 相似文献
2.
3.
交流励磁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在实现最大风能跟踪过程中,转子侧功率变化频繁,使得双PWM变换器中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剧烈.基于无源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双PWM变换器的协调控制方案,对双PWM变换器的转子侧和电网侧分别进行直接功率控制,使其具有相同的动态响应特性;在电容电压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功率前馈控制,使电容两侧功率流动动态平衡,以减少电容电压的波动.建立了双PWM变换器励磁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极大地改善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特性,实现了最大风能跟踪,并且降低了变换器中电容容量要求,提高了风电系统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4.
风力发电机组由于机械结构以及电气负荷承受能力的限制存在着转速限制和功率限制, 额定风速以上时,需要通过控制桨距角来实现额定恒功率输出, 同时保持转速在额定转速处. 本文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详细机理模型, 将H∞控制理论应用到额定风速以上时风力发电机组的恒功率输出的控制器设计, 建立了标准H∞恒功率控制问题. 利用LMI方法求解, 得到了桨距角的H∞控制器. 仿真结果表明该H∞控制器能够成功实现额定风速以上时的恒功率输出控制, 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以北部湾盆地实际测试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失效点的压力曲线特征,认识其产生的本质原因,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储层条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测压方案。也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分析测试取得的压力资料,对清楚的认识储层压力特征、物性特征及流动性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析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振捣时的工作性能,而且还可以改变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或硬化以后的某些性能,因此,混凝土外加剂己成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不可缺少的第五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SnSb0.18合金,并对合金的成分、组成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对合金的嵌脱锂性能研究发现,SnSb0.18合金能与锂形成多种合金,具有良好的嵌脱锂性能,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为74.7%,放电容量可达到611mAh·g-1.研究中还发现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电极的循环寿命,增大放电容量,合金电极在氩气保护、300℃温度下处理2h,其40次循环之后比容量仍能保持在440
mAh·g-1. 相似文献
8.
基于MSP430F149与Si4432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MSP430F149与Si4432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主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图,提出了一种简单易实现的低功耗自组织协议。实验证明,该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组网速度快、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通信稳定可靠等特点,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信息探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传统化石能源最为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随着全球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俱,人类开始更加自觉、主动和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利用技术包括光热利用技术、光电利用技术(又称为“光伏利用技术”)、光化学利用技术,其中光热、光电利用技术已经产业化并开始大规模应用。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光热利用市场,未来中国也将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光电利用市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