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配网是以坚强的配网为基础,而坚强配网需要规范的配网结构,以此为思路,探索配网接线方式、配网布置形式、分段与联络开关设置原则,提出了变电站单位圆布点、一轴多线无配变分支线、线路向双分段双联络的实用规范配电网接线。 相似文献
2.
3.
双值”比对法在线损自动生成与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线损管理中指标生成计算量大、分析不规范,而现在开发的计算机线损生成系统又缺乏分析功能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供电系统已建成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生产、用电MIS在线生成线损理论计算值,用理论值与实抄值(“双值”)比对分析电网结构、负荷结构、计量表计方面和用电管理方面的问题,以提高线损分析的及时性,提高降损措施的实效,实现线损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4.
时延估计是基于时间差法的变电站局部放电空间定位算法的基础,也是决定定位精度的关键。阐述了双谱时延估计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参数化双谱时延估计算法的数值实现步骤。利用双指数振荡衰减函数模拟局部放电特高频信号,并加入高斯噪声及定频信号干扰,计算两路模拟信号之间的时延,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最后针对基于天线阵列的变电站局放定位系统,现场实测4路特高频电磁波信号,基于所提出的时延估计算法计算不同位置的天线接收到特高频信号的时延,并将该时延序列估算出局部放电源的空间位置,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开展的两网改造,提出等值电阻Rd^-电流密度J的配电网改造判据,为科学地决策配电线路是否需要改造和改造重点,合理确定配电网改造目标,检验配电网改造效益,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提高配电线路的改造效益,避免盲目性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简要概述了在中文WINDOWS2000环境下用VISUALC++的MFC(微软基本类库)实现虚拟式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7.
苗培青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根据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电力系统推行状态检修和变电站实行无人值守对设备检修管理的要求,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苗培青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结合当前开展的两网改造,提出了“等值电阻Rd—电流密度J”的配电网改造判据。为科学决策配电线路的改造计划安排和改造重点,合理确定配网改造目标,优化配网运行方式,实现配网经济运行,提高配电线路的改造效益等,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提出山东经研院技术发展思路,实现电网规划与设计工作的高效性与科学性,通过建立统一的电网规划设计数据中心,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和调度SCADA、生产PMIS、电网GIS数据,CAD可视化技术为支撑,融合国网公司统一规划平台,整合现有电网仿真分析工具,研发一个将规划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价、经济分析高度融合的可视化、向导式的电网规划与设计一体化平台,实现网架自动规划、计划自动排序、设计标准设计套用的规划设计编制与评审系统。使电网规划设计高效化、科学化,提高规划成果统一管理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