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将三电平技术和LLC谐振变换器结合起来,提出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根据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该变换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增益与开关频率、负载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开路和短路特性,为该变换器的空载工作和短路保护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提供了该变换器两个死区时间的设计方法,从而保证了开关电压应力限制在输入电压的一半,同时满足每个开关零电压关断的实现条件。谐振参数可用推荐的方法依照变比n谐振电容Cs、谐振电感Ls、谐振电感Lm、的次序来设计。最后根据所提供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一个540W样机,性能和结果满足要求,效率达94.7%。 相似文献
3.
4.
5.
6.
7.
DC/DC拓扑的分类和选择标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了提高电力电子产品设计者选择DC/DC拓扑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分析了现有市场上主流的通信、电脑用电源中DC/DC的应用特点,从电气规格出发提出了电力电子产品设计中DC/DC变换器的电路拓扑选择的四大标准.输入电压高低决定是否采用软开关;输出电压高低决定是否采用同步整流;输入输出电压变换范围宽窄决定是否采用宽范围拓扑;功率大小决定候选拓扑的开关数量.通过一个关于通信电源中DC/DC拓扑初选的例子说明了所提四大标准的用法,并证实了四大标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针对一些经典的DC/DC拓扑和最新的DC/DC拓扑与这四大标准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电气规格和拓扑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的表格,便于电力电子产品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种适用于模块并联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模块并联工作的高效率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采用这种驱动电路,同步整流的波形和驱动损耗可以做到和自驱动一样的效果,同时又解决了多个模块并联时会产生短路的问题。此外,采用这种驱动电路还可以调节驱动电压幅度的高低。文中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对此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原理分析。采用所推荐驱动电路的36~75V输入,1.8V/60A输出,四分之一砖标准的模块电源效率高达90%以上。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电路调节同步整流驱动电压幅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某些DC/DC变换器由于存在同步整流驱动死区而使变换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周期性变结构整形理论. 利用辅助的二极管和开关管对同步整流驱动电路结构进行切换,使之在一个周期内工作于不同的基本变换电路之间,从 而得到理想的同步整流驱动波形.利用周期性变结构整形理论完整地解释了一种现有的电荷自维持电路,并且构造出了一 系列新颖的周期性变结构整形电路.对一个36~75 V输入,5 V/10 A输出,采用周期性变结构整形电路的样机进行了实验 ,结果表明由上述理论所构造出的电路可以消除同步整流的驱动死区,提高变换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双管反激变换器占空比的拓展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传统双管反激变换器占空比不能大于50%的缺点,同时又保持主开关管低电压应力的优点,提出了两种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换器.在传统双管反激结构的基础上去掉一个钳位二极管,并且对两个开关的关断时序进行合理控制,使得两个主开关管分别承受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详细分析了宽范围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且从有效占空比的范围以及占空比对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的调节能力阐明了变换器的宽范围适应性.经输入电压为100~400 V,开关频率为108 kHz,功率为100 W的样机验证,这两种宽范围双管反激变换器的满载占空比范围为32%~68%,变换效率达89%,适用于宽范围高电压输入的场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