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铋对铅酸蓄电池析氢和析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综述了铋对铅酸蓄电池析氢和析氧行为的影响。虽然关于铋对析氢和析氧影响的研究较多,但铋在电池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大多数结果表明,铅铋合金中铋对正极氧气的析出起电催化作用,同时又加速了氧在负极上的再复合效率,对负极氢气析出反应则起抑制作用,电解液中的铋离子的存在能提高析氢析氧过电位。铋的存在降低了电池的水损耗。 相似文献
2.
铅铋合金在H2SO4溶液中析氧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气体收集实验以及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纯铅电极和铅铋[w(Bi)=0.05%]合金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析氧反应.阳极极化曲线测量表明,相同电位下,纯铅电极上的析氧电流稍小于铅铋合金电极上的析氧电流;氧气收集实验.表明,相同电位下,纯铅电极上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稍小于铅铋合金电极;交流阻抗实验表明,在两种电极上的析氧反应均受电荷传递控制,且相同电位下,纯铅上的析氧反应电阻略大于铅铋合金电极上的反应电阻.铅铋合金中0.05%铋的存在对析氧反应有催化作用,但影响不大.因而,适量铋的存在并不会增大电池的水损失. 相似文献
3.
铅铋合金在H2SO4溶液中的析氢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气体收集实验以及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纯铅电极和铅铋(0.05%Bi)合金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析氢反应。阴极极化曲线测量表明,相同电位下,纯铅电极上的析氢电流大于铅铋合金电极上的析氢电流;氢气收集实验表明,相同电位下,纯铅电极上收集到的氢气的体积大于铅铋合金电极;交流阻抗实验表明,在两种电极上的析氢反应均受电荷传递控制,相同电位下,纯铅上的析氢反应电阻小于铅铋合金电极上的反应电阻。铅铋合金中铋的存在对析氢反应起抑制作用,且电位越负,铋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铅在H2SO4溶液中PbO2/PbSO4平衡电位附近出现的一些不规则的氧化还原峰.这些氧化还原峰形和峰的个数受电解液浓度、扫描速度、扫描电位区间以及阳极极化时间的影响.氧化还原峰的变化是基体铅氧化和PbO2还原电流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制备了铋含量为0~7.33%(质量百分数)的铅铋合金。用线性电位扫描、交流阻抗法以及气体收集实验研究了铅铋合金在硫酸溶液中的析氧行为,确定了相关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铅铋合金中铋含量小于0.100%时,铋的存在对析氧反应几乎无影响,而当铋含量大于0.83%时,铋加快氧气的析出,且随铋含量增加,析氧过电位降低,电荷交换反应电阻减小,析氧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铋在铅蓄电池中的作用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铋的作用的认识已有所变化,已经从多年前人们一直想方设法除去的有害杂质变成了有益杂质。综述了最近关于不同含量的铋对铅蓄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文献。不少实验结果显示了铅粉中含铋给电池带来的极大的优越性,甚至近年来有学者建议应规定铅粉中含铋量的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但是有关最适宜铋含量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去确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推进,需要研究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对电压、 电流和继电保护带来的影响.首先,根据分布式光伏和配电网的典型结构,基于RTDS建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仿真模型.其次,仿真分析在不同的光伏渗透率、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下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电压和电流的影响.然后,研究电网故障状态下分布式光伏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后使电压增大、系统提供的电流减小,分布式光伏渗透率较大时可能使过流保护拒动以及重合闸失败,因此需要重新整定保护定值. 相似文献
9.
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路网-电网信息交互和用户心理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框架。首先,利用出行链和原点-终点(OD)矩阵得到电动汽车出行目的地;然后,考虑行驶、排队时间和充电电价,提出基于后悔理论的充电站选择模型;接着,基于跟驰模型对车辆在路网中的行驶过程进行微观交通分析,建立基于电价驱动的路网-电网交互式负荷预测框架;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电动汽车的出行和充电情况,以预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通过在中国北京市三环路网和相应电网上的仿真,验证了所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框架的有效性。仿真结果也表明路网和电网通过电价相互作用,使得电动私家车和出租车的充电负荷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