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27篇
综合类   10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流故障具有影响范围广、故障电流大的特征,已成为制约直流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可通过配置双极性子模块实现直流故障穿越,但相比于基于半桥子模块的拓扑,其建造成本与运行损耗均大幅增加。为寻求兼顾硬件成本、运行效率与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拓扑,首先通过拓扑抽象定义与模块配置约束,遍历并推导出4大类共13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拓扑;进而优选出T型桥臂交替多电平换流器,并提出桥臂移相导通调制,实现其高效功率变换与直流故障穿越的兼顾;最后,计及硬件成本、运行损耗、可靠性与可实现性等维度,对各类具有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拓扑进行了系统性对比,为具有故障穿越能力需求的交直流变换场景提供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拓扑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直流微网的控制架构与层次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能源直流微网为研究对象,融合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特点,提出一种直流微网层次控制架构。根据直流微网的物理特性,将控制框架划分为变流器控制层、母线控制层和调度管理层。在变流器控制层,将各类变流器统一为终端控制型和母线控制型;在母线控制层,根据母线电压划分3种运行模式,以实现系统中各单元的自适应模式切换;在调度管理层,中央控制单元通过自上而下的决策仲裁机制,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位于底层的变流器控制层通过分散自治控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处于顶部的调度管理层通过集中控制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处于中间的母线电压控制层作为重要衔接,实现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交互。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验证了所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配置光伏优化器的分布式光伏系统中,通信功能与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同样重要.此处提出了一种利用功率/信号复合调制进行电力线载波通信(PLC)的光伏优化器设计方法,通过将调制信号叠加于光伏优化器的功率控制环上,实现数据信号发射.该方法无需额外的信号发射电路,节省了硬件成本.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分析了优化器在直通模式下通信和功率传输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通过搭建一个包含12块光伏组件的2.2 kW的系统,实现了 3.75 kbit·s-1的通信速率,验证了该设计方法在光伏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大气压下同轴圆柱反应器介质阻挡放电在气体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反应器等效电路模型是高性能介质阻挡放电电源设计的关键。然而,反应器等效电路模型参数随工作状况而非线性变化,这增加了复杂工况下系统精准设计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在非线性钳位等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对反应器等效模型参数进行预测。以系统的电压幅值、工作频率、气体流速和气体温度作为模型输入,以非线性钳位模型的钳位电压、介质等效电容和气隙等效电容作为模型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宽的预测范围内,该方法保持较高的预测精度。利用该方法在全局范围内对反应器介质阻挡放电等效模型参数进行预测,可以为复杂工况下的电源设计提供更准确的反应器等效模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光伏系统的每个组串中串联电压补偿器,从而提高组串输出功率的方法。通过分析补偿器的原理、实现拓扑及相关控制策略,使其在兼顾成本和效率的同时,实现组串级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并维持组串之间电压平衡。该结构不仅适用于改造传统集中式阵列,也可与光伏组件优化器配合应用。最后在光伏模拟平台上,实现了补偿器MPPT功能,验证了光伏组串补偿器具有提高系统发电效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的互联与网络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在配电系统中获得迅猛发展,其主要功能从传统的电能质量调节、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用户侧的节能用电等,扩展到配电网的电能双向、甚至多向流动控制以及复杂的电能调控管理。因此,电力电子装备传统的独立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配电网的需要,亟需将相互独立的电力电子设备互联起来以实现整体协调和控制,从而真正做到能量和信息集成的一体化网络。这种发展趋势既给电力电子技术本身带来新的挑战,又为配电网带来新的变革,并促进直流配电网的发展。该文综述了配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网络化的重要性及其概念,讨论了电力电子装备的发展方向,并从功率和通信两个层面探讨了电力电子网络化所需的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直流配电网的特点、可能的组成架构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8.
低压微网逆变器的“虚拟负阻抗”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虚拟负阻抗"的控制策略对低压微网中的并联逆变器进行控制,该策略包含"虚拟负电阻"和虚拟电感两部分。"虚拟负电阻"用以降低由阻性线路引起的功率耦合,并减小并联系统输出电压降落;虚拟电感使逆变器本身的输出阻抗呈感性,调节系统感抗匹配程度以提高无功分配精度;分析非基频暂态稳定性对"虚拟负电阻"取值范围的限制,提出增大该取值范围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使并联逆变器能稳定运行于基波系统阻抗角位于第二象限的新区域,可提高线路参数漂移和估算不准确时的系统性能。此外,给出用波德图对并联逆变器功率环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中给出了应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的电流源与电压源型谐振变换器的分析,并进行了聚丙烯薄膜表面处理效果对比实验。较传统电压源型谐振变换器,电流源型具有良好的抗短路特性,保护了开关器件并延长了系统寿命。同时,电流源系统具有更长的单位周期放电时间,应用于材料表面处理时,可获得更大的表面张力。设计并搭建了两个9 kW/26 kHz的电流源型和电压源型谐振变换器,并分别进行了聚丙烯薄膜表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薄膜表面经电流源型系统处理之后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电平技术是高压大功率变流器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由于电容电压平衡及母排设计等技术问题的限制,三电平以上的二极管钳位型NPC多电平系统在工业中应用较少。为了促进具有电容电压自平衡能力的混合钳位五电平拓扑的大功率工业应用,针对混合钳位五电平电路三相1.2MV·A应用要求,进行了单相变流模块的结构布局和叠层母排设计。首先研究了该拓扑冲击电流产生的根本原因及抑制方法,提出冲击电流抑制对于结构布局的要求;其次,结合冲击电流抑制及NPC四电平电路对称性特点,对混合钳位五电平拓扑大功率应用的结构布局方式进行了工程设计;最后,在该布局方式下结合NPC四电平拓扑的换流特点,通过Ansoft Q3D软件进行了叠层母排的连接设计。最终研制出单相400k W变流模块,测试结果表明其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