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3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砚屏是屏风的种类之一,形状与放置在案上做装饰用的小屏风相似,制作材料以玉石、漆木为主,其形制小巧而轻盈,做工精美而细致。作为明清时期很受欢迎的传统工艺品,其发展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与文人雅士思想的结合。本文以明清时期的砚屏造型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结构、材质、工艺和装饰四个方面入手,根据文献记载和相关图片资料对明清砚屏的造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砚屏的鉴赏,使人们了解到明清时期砚屏的造型艺术,增强人们对其艺术价值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周艺  朱志平  杨波  樊荣 《腐植酸》2011,(3):41-41
以活性炭粉末(PAC)、聚氨酯发泡剂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腐植酸吸附剂——活性炭泡沫体,考察了腐植酸溶液pH值、腐植酸溶液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3.
PC树脂上沉积DLC薄膜耐磨性与透光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聚碳酸酯(PC)树脂片上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以获得耐磨性和透光性良好的光学镜片。研究了薄膜的沉积工艺对PC基体镀DLC薄膜耐磨性和透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树脂片上沉积DLC薄膜后,耐磨性有极大的提高,摩擦系数降低了70%左右,显微硬度增加了约30%且随着沉积时间增加而增加,但透光率由约90%降至80%~70%。薄膜样品的耐磨性和透光性与样品的粗糙度、形貌及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针对化学师范专业开设的经典物化实验"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在教学中存在的金属样品融化温度高,同时金属样品挥发易污染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绿色化改进。用熔点较低的有机化合物如十六醇、硬脂酸代替熔点高挥发性大的金属铅、铋,用常规的步冷曲线法绘制了十六醇-硬脂酸二组分绿色化凝聚体系的T-w相图(w十六醇=55.20%时形成最低共熔物,其最低共熔温度为43.8℃);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并验证了其最低共融点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最低共熔温度为42.5℃,其相变焓为157 J.g-1)。同时探讨了该二元有机样品的质量对其步冷曲线的影响。改进后的有机凝聚体系相图绘制操作方便,同样能达到二组分金属相图的实验要求,可以促进其他专业的物理化学相图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城市污泥灰(MSSA)去除水溶液中铜(Ⅱ)、锌(Ⅱ)离子的情况,试验了MSSA对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起始pH值、吸附剂用量、金属离子浓度和吸附时间对铜(Ⅱ)、锌(Ⅱ)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SSA对铜(Ⅱ)、锌(Ⅱ)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接触时间为80 min,pH值为5.5~6.0,吸附剂最佳用量为15.0 g/L时,去除率在90%以上.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是主要吸附形式.该吸附剂吸附性能优越,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相关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6.
水热法制备过程中TiO2纳米纤维成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φ20-30nm,长度达微米级的TiO2纳米纤维,以XRD、TEM,IR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晶型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对TiO2纳米纤维成形机理进行探讨,并就洗涤过程中pH值对纤维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O2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可能是锐钛矿型TiO2纳米颗粒在强碱作用下生成K2Ti6O13颗粒,小颗粒沿一定晶轴生长,遵循溶解-生长机理,逐渐长成纳米纤维.清洗溶液的pH值对产物的成分和结构有较大影响,通过控制清洗溶液的pH值和热处理温度,可以获得组成分别为K2Ti6O13,H2Ti3O7和TiO2的纳米纤维.在pH=7、80℃烘干条件下得到的主要是H2Ti3O7纳米纤维,400℃煅烧后转变为TiO2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3+、Eu2+两种稀土金属离子混合掺杂的复合TiO2光催化剂, 通过TEM、XRD、UV-Vis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 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样品均呈锐钛矿型结构, 颗粒尺寸的变化只与掺杂离子总量有关, 掺杂量为1.0%时达最小值; 一定比例Eu2+、Gd3+的混合掺杂, 能增强可见光范围内光响应. 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不同比例Eu2+、Gd3+混合掺杂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Gd3+、Eu2+适合掺杂量范围分别为0.1%~1.0%和0.5%~1.5%. Eu2+、Gd3+混和掺入TiO2光催化剂中产生协同效应, 探讨了Eu2+和Gd3+与TiO2之间的相互作用, 讨论了光催化活性与催化剂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10.
利用电流行波进行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类型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通过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各种类型故障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暂态电流行波幅值和极性的故障特征来识别故障类型的新原理,指出零模量和线模量之间的幅值关系不宜被用以构造识别判据。文中还设计出基于小波变换的故障类型识别的实用快速算法,该快速算法能免受TA饱和、系统振荡的影响,提高了以往行波故障选相方案在单相或两相接地故障时的可靠性。大量ATP仿真数据的测试表明:这种故障类型识别的新原理及其算法在线路不同位置、不同过渡电阻、不同初始角等故障情况下都能正确快速地选出故障相。现场实录故障数据也验证了该故障类型识别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