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8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电工技术   412篇
综合类   353篇
化学工业   655篇
金属工艺   377篇
机械仪表   437篇
建筑科学   544篇
矿业工程   367篇
能源动力   115篇
轻工业   501篇
水利工程   327篇
石油天然气   298篇
武器工业   58篇
无线电   6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34篇
冶金工业   202篇
原子能技术   180篇
自动化技术   5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49篇
  1979年   14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电容器中纳米纤维素基电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纤维素机械强度高、密度低且表面含有可化学改性的羟基官能团,可作为组装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的优选材料。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素与导电聚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等活性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软材料和碳基复合电极的机理,对冷冻干燥、碳化、原位聚合、过滤、涂覆等组装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纳米纤维素基电极的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基电极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藜麦为原料,NaOH溶液为溶剂,通过超声波辅助热碱法提取藜麦可溶性蛋白,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藜麦蛋白提取率的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进行优化,并测定提取物的溶解度、乳化性和起泡性。结果表明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40 ℃,超声时间2 h,料液比为1∶35 g/mL,超声功率400 W,在该工艺条件下,藜麦蛋白的提取率可达78.20%,与响应面优化试验回归模型的值基本一致。藜麦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研究表明,3.5%的藜麦蛋白溶液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溶解度为61.18%,乳化性为5.39 m2/g,乳化稳定性为255.59 min;3%的藜麦蛋白溶液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起泡性为101.0%,泡沫稳定性为66.0%。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切削实验基础上基于有限元二次开发建立了异形齿切削及全钻头破碎非均质花岗岩的三维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12种形状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齿切削非均质岩石过程中的切向力、法向力、岩屑、破岩比功,并研究了齿形对全尺寸钻头破岩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锥形齿的切向力最小,破岩比功最高,对应的锥形齿钻头的进尺也最小;三平面齿的法向力和切向力均为最大;破岩比功最低的齿为双曲面齿;进尺最大的全钻头齿形为更易吃入岩石的鞍形齿、双曲面齿以及斧形齿。  相似文献   
4.
针对渤海某油田部分注水井修井及调剖作业后聚合物滞留导致常规酸化解堵效果不佳的问题,从聚合物污染机理出发提出采用弱氧化复合解堵措施对注水井进行解堵,通过岩心驱替等室内实验,研制出一种针对聚合物污染的弱氧化解堵剂PO-01,实验表明,4%PO-01可使0.8%HPAM黏度降低99.95%。该技术已经在现场应用6井次,措施后视吸水指数较措施前平均增加1.58倍,证明了弱氧化复合解堵技术能有效解除聚合物污染。  相似文献   
5.
爆炸泄放和爆炸抑制是工业上降低粉尘爆炸危害性的两个重要手段,同时实现粉尘爆炸抑制和泄放共同作用的效果值得关注。基于标准20 L球形粉尘爆炸装置侧向开泄放口,实验研究不同泄放口径和静态动作压力时CO2/N2对石松子粉泄放过程压力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分析了石松子粉尘分别在CO2、N2氛围的热重变化。结果表明,在20 mm泄放口径时,随着CO2/N2浓度的增加,泄放压力的降低幅值逐渐增大,且CO2对粉尘爆炸泄放最大超压的减小效果要优于N2。泄放压力值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基本呈线性降低,当体系中的CO2和N2浓度增加到10%时对体系泄放压力值的降低效果开始趋于一致。对于40 mm泄放口径,添加相同浓度的CO2体系泄放压力值要略低于N2,降低幅值为6%~8%。对于60 mm泄放口径,CO2/N2两者抑制效果差别不大,且在添加浓度不超过8%时对体系泄放压力值的降低幅值影响较小。通过TGA曲线可以发现,在N2气氛和CO2气氛的热流条件中,石松子粉的热解过程在370℃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CO2气氛中石松子粉的热解速率要快于其在N2气氛中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CO2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石松子粉的热解,随着热解温度进一步提升,CO2对石松子粉热解的抑制效果开始逐渐体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体下肢运动状态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足底压力的下肢运动状态识别预测方法。以EMED足底压力平板采集的不同步速下各40组足底压力数据为试验样本,通过分析足底压力特征参数,构建步态相位,建立足底步态周期关系,以及步态位移模型。下肢运动是非线性运动,采用步态周期模型结合粒子滤波算法实现足底压力预测。先对粒子群初始化获取先验概率密度函数,对预测压力进行估计,其次对状态向量检验,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推导出预测足底压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步态速度下,粒子滤波算法性能好,精确度达到97%以上,从而证明了足底压力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补充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的实验者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精度均在97.5%以上,验证了预测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科学合理性和公平公正性是好的评价体系的关键特性。传统的算术加权平均法和几何加权平均法均不能体现高分值分项对总项的决定性作用,模糊评价法无法满足严格单调性范式要求,且退化为非此即彼的选择算子。本文以欧式向量模长为基础,提出广义向量模长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分项到总项的映射手段。该方法可满足严格单调性范式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参数值范围,不仅可以合理映射风险指数,也可以合理映射安全指数。通过实际数据验证表明,其可以构建优秀的评价体系。经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模糊评价法等都是该映射方法在特殊参数下的实例。广义向量模长法是所有这些映射方法的统一形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以聚碳酸酯二醇、1,4-丁二醇、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加入不同的异氰酸酯单体制备了不同的硅烷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研究异氰酸酯类型对硅烷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流变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制备的硅烷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相对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性能更佳,其PET/玻璃剥离强度为17.70 N(样条宽15 mm),可见光透过率为99.45%,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04℃。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现有创新方法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时出现问题定位不准,分析不彻底,难以产生创新性方案,以及复杂系统设计领域尚缺乏系统的方法论的问题.研究创新设计理论(Theory of Innovation Problem Solving,TRIZ)与六西格玛设计(Design For Six Sigma,DFSS)集成方法,根据复杂系统特点在不同设计阶段动态地集成各种工具,以完善的需求管理方法实现设计需求的无偏转化,运用AFD等工具在设计早期进行系统功能失效预测,集成多冲突问题与TRIZ工具实现概念设计阶段创新性求解,进而建立面向复杂系统创新的T-DFSS模型.最后以船舶模块化可倒栏杆创新设计实例验证该集成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法对咖啡因化合物和混合体系中特定氨基酸的δ13C和δ15N进行测定,在保证高测定精度和准确度的前提下,探讨GC C IRMS对进样量和信号强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当C质量≥ 1 ng或m/z 44信号≥ 100 mV时,以及N质量≥5 ng或m/z 28信号≥ 100 mV时,咖啡因δ13C和δ15N测定结果的精度(<03‰)和准确度(<02‰)均能够满足实验室测试要求。针对混合体系中氨基酸δ13C和δ15N的测定,GC C IRMS可以在极少的进样量下实现对特定氨基酸色谱峰的有效分离。12种氨基酸δ13C测定结果未表现出对m/z 44信号强度的依赖性(斜率接近0),其δ13C平均测定精度为056‰;而δ15N测定结果表现出良好的时间稳定性(4天),与元素分析 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EA IRMS)单独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