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过补偿度动态调节过程中,不同故障过渡电阻及馈线对地电容参数下故障馈线和非故障馈线零序电流的变化特性。建立了馈线线路零序电流关系表达式,在过补偿区域、欠补偿区域和全区域内动态调节过补偿度,给出了多场景下馈线零序电流变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渡电阻单相接地故障下,在过补偿度小于零且大于故障线路对地电容占母线所有出线对地电容之和比例的相反数区间,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幅值变化特性一致;在过补偿度大于零区间,当过渡电阻大于边界值时,两者变化特性一致,该边界值与馈线线路对地电容成反比。研究结果为残流增量法接地故障选线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现有水电消纳研究角度相对单一、定量和全局分析不足的问题,系统性研究云南富余水电消纳措施,量化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南方区域弃水形势。  方法  提出云南富余水电消纳方向,在此基础上明确西电东送通道输电能力及裕度。  结果  基于统筹协调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现有通道优化利用和两广断面输电能力提升两类清洁水电消纳措施。  结论  首次实现规划环节和调度运行环节的协调统一,进一步提高南方区域西电东送通道的利用效率和输电效益。  相似文献   
3.
研发基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通信的输电线路在线巡视系统。该系统按照电力部门输电巡维类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基于各个杆塔的可视监控、红外成像等功能和光纤通信的信息集成,实现可替代人工巡视的输电线路在线巡视。该系统由杆塔终端系统、后台监控主机系统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组成。为保证每杆塔终端采集的可见光视频图像、红外图像等海量监测数据的可靠实时传输,系统结合OPGW光单元的接续引下新技术并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实现每杆塔终端与后台主机系统的光纤通信。该系统作为线路巡视的新手段,可满足电力生产部门对输电线路及其设备日常巡视和安全预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微电网多目标分级经济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各调度单元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含有负荷级、源荷级以及源网荷级的多目标分级微电网经济调度策略。首先,负荷级依据用户行驶习惯利用电动汽车的储能特性调控微电网原始负荷波动;其次,源荷级优先使用风、光出力支持微电网负荷用电,同时通过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储能、完全可调度电动汽车最大化消纳可再生能源及最小化源荷级的综合运行成本;最后,源网荷级利用柴油机和主网联络线消纳来自源荷级剩余的微电网“净负荷”,并且将富余的风、光功率入网获得收益,使电动汽车群、微电网与主网达到经济性、高效性以及安全性的统一效果。以某具体的算例对所提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电动汽车随机充电运行及不分级调度运行的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策略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架空线路下方的电场分布特性,建立了10 kV架空线路的有限元三维仿真模型,讨论了三相导线在不同排列方式下正常运行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时,相导线各种排列方式下方的电场分布在水平方向上均关于中心导线对称,离地1.5 m处的最大电场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双回路同相序垂直排列,单回路垂直、正三角、水平、倒三角排列;当架空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电场分布特性与正常运行时有着明显差异,在离地1.5 m处产生的最大电场强度约为正常运行时的3.43~5.8倍。该研究结果可为10 kV架空线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传统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PPS)钟差信号的处理未考虑GPS秒脉冲跳变野值及主时钟源晶振温度变化、晶体老化造成的非线性误差影响等问题,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精确时间协议(precise time protocol,PTP)主时钟与GPS输出的PPS钟差信号进行了数学建模,然后基于新息加权自适应无迹粒子滤波算法对PPS钟差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钟差信号送入PID控制器,生成晶振频率调整信号,实现PTP主时钟源的校准。无迹粒子滤波(unscented Kalman particle filter,UPF)算法可对主时钟源因老化而产生的频率非线性漂移进行校正,引入新息序列加权技术可对GPS秒脉冲信号中跳变野值进行处理,自适应滤波技术则可减少系统噪声对于滤波结果的影响,增强时钟源校准系统的鲁棒性,从而提高校频精度。经仿真验证表明,与传统钟差信号处理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将钟差信号的处理误差减小了55.96%,且在跳变野值处的钟差处理误差减小了76%以上,从而将PTP主时钟源校准系统中频偏量测误差由3.635×10–10 Hz降低至9.59×10<...  相似文献   
7.
针对智能变电站的交换机中本地时钟波动导致的时间同步系统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IEEE1588精确时钟协议(PTP)同步报文的交换机测试方法,并研发了手持式IEEE1588交换机测试仪。首先,通过协议报文获取报文时间戳、交换机驻留时间和路径延时时间;然后,计算测试仪与交换机的主从时间偏差值,得到被测交换机的同步误差;最后,通过现场测试证明所研发测试仪对交换机授时的测量和监控精度达到ns级,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均方根电流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计算线损的方法应用于三相不平衡程度较重的区域存在一定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对三相负荷电流的动态采集,计算得到台区三相不平衡度。对台区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台区负荷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计算区域。根据不同计算区域的用户电量等参数,运用以居民用户总用电量替代电能表容量的改进等值电阻法得到其等值电阻的计算值。利用等值电阻法计算线损时考虑三相不平衡度的动态影响,得到基于动态三相不平衡度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实际案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技术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即故障选线、区段定位、故障测距进行了综述。故障选线是为了识别判断母线多条出线中的故障线路,其主要包括:基于外加注入信号的故障选线,基于故障稳态量、暂态量和综合式故障选线等。区段定位旨在迅速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主要研究包括:基于现场设备采集的故障实时信息、基于故障投诉电话等定位方法以及故障特征微弱时的故障识别判断。故障测距的目的是直接定位出故障位置,其主要包括:注入法故障测距、基于稳态量故障测距和基于暂态量故障测距。结合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故障行波在配电线路始端与不连续点之间来回反射,这些来回反射路径下的关联特征频率分量的能量明显强于其他频率分量的能量.根据配电网固有不连续点对应的特征频率划分频段.当故障发生在馈线始端附近、主干线路的2个分支点之间、分支点与负荷终端点之间这3类情况时,单端暂态波形在所划分频段的能量谱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据此可构建稳定可靠的故障区段定位算法.对记录的单端故障暂态波形能量谱与各区段典型位置对应的能量谱进行相似性比对,当能量谱差异指标小于自适应给定阈值时,即可判定故障区段.所提出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不受线路长度误差、导线换位、导线截面积不均匀等影响,定位可靠性高.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