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2.
针对单缸控制锻造操作机提升过程的夹钳非线性升降现象,提出采用缓冲缸和升降缸协调的方法来控制夹钳垂直升降运动,建立了双缸协调轨迹的求解框图,并以夹钳垂直提升为边界条件分别求解,得到了升降缸和缓冲缸协调控制的理论轨迹曲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机械、液压、电控系统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决定采用前馈补偿方法来提高双缸协调的位置精度。最后基于模拟试验台对采用传统PID、前馈补偿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前馈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减小夹钳垂直升降时的水平误差。  相似文献   
3.
高温煅烧石油焦排料过程余热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煅烧石油焦在排料过程中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本文利用自行搭建的高温煅烧石油焦余热回收试验系统,研究了煅后焦当量排料速度、换热管类型、换热器当量入口流速等参数变化对余热回收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余热回收换热器既可实现煅后焦余热的高效回收,平均余热回收效率为78.9%,又能实现煅后焦的均匀冷却,温度不均匀系数仅为0.0757;随着煅后焦当量排料速度的增加,内换热器和外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均逐渐增加,余热回收效率先增加后降低;翅片型换热器比光管型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明显提高,余热回收效率提高了7.4%,同时换热器出口处煅后焦的温度不均匀系数减少了32.6%;随着当量入口流速的增加,外换热器和内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2台不同导流角度的新型螺旋夹套式余热回收装置用于4.3m焦炉上升管进行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测试了荒煤气在一个结焦周期内的温度波动及总体传热效果.结果表明,荒煤气的温度随着结焦时间呈现周期性波动,最高可达825℃,荒煤气温度波动对传热量的影响较大,但对总体传热系数影响不大.稳定氮气侧流量190m3/h,入口温度30℃,91 #装置(导流角度4°)的,havg为30.23W/(m2·℃),92#装置(导流角度3°)的havg为25.2 W/(m2·℃).针对荒煤气的流动特性和本实验装置结构特点所提出的传热模型同实验数据匹配较好,最大相对误差控制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5.
在含有 In2S3的硅酸盐电解液中对ZL108 铝合金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轮廓仪、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检测手段,研究了添加In2S3对 MAO 膜层微观结构、相组成和耐蚀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In2S3的加入提高了微弧氧化电压,使膜层成膜速率增加,从而导致膜层厚度增加。在含有In2S3的电解液中形成的膜层致密性更好,膜层显微硬度提高,膜层的耐蚀性增强。膜层主要由α-Al2O3、γ-Al2O3和 SiO2 相组成。XPS检测结果表明In2S3在氧化过程中转变为In2O3。因此,添加In2S3优化了MAO膜层结构,提高了MAO膜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单向电磁铁比例阀的非线性特性对系统位置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的问题,设计了不严格依赖于精确数学模型且具有较好控制精度的非线性补偿策略。基于系统的位置反馈偏差和偏差的变化率,提出了速度和加速度反馈的补偿思想,同时引入了前馈校正提高比例流量阀的跟踪精度。在AMESim仿真平台上验证了非线性补偿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非线性补偿算法的引入,消除了比例阀存在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提高了高频率下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个考虑其晃动后结冰汽泡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在连续相中结冰汽泡的生长及传热问题,推导了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蓄冷罐内的容积换热系数,由此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9.
非绝热毛细管中制冷剂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非绝热毛细管中制冷剂流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隐式差分格式和Runge-Kutta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非共沸混合工质通过毛细管时亚稳态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对非共混沸混合制冷剂R22/R142b在毛细管内流动过程中亚稳态流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测取了在不同的流动工况和不同的工质混合比下的温度和压力沿毛细管长度的分布,通过工质混合则求取了各测点的热物性参数,再由图示法确定亚稳态流的定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非共混合工时,毛细管内仍然存在着亚稳态流现象,同时,指出了对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毛细管内汽化过程中的亚稳态流现象进理论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