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单掺和三种不同混杂比例混掺的方式,以体积掺加率0.3%、0.6%、0.9%、1.2%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掺入普通C30混凝土中形成混杂纤维混凝土,对其进行7d、14d、28d龄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基体混凝土在龄期为7d的抗压强度耐蚀系数提高最为显著的是单掺纤维系列与1:1、1:2混杂纤维系列纤维混凝土。各系列纤维对基体混凝土14d耐蚀系数提高的最佳纤维掺加率在0.3%附近;单掺聚丙烯纤维系列、单掺玄武岩纤维系列对基体28d耐蚀系数提高的最佳纤维掺加率分别在0.3%、0.9%附近。总体上混杂纤维系列纤维混凝土的抗硫酸静泡腐蚀能力优于单掺纤维系列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风电场故障对集电线路电流保护及距离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多端差动的单元式保护与风电场多段保护,并通过PSCAD/EMTDC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多端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得到多端差动保护提高了风电场集电线路的保护灵敏度与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电源(DG)接入微电网后,微电网由单源变为多源系统,会改变原有网络的潮流分布以及故障短路电流流向,造成原有保护的灵敏度下降,出现误动拒动等现象。分析DG接入位置与接入容量的不同对微电网保护的影响,并在PSCAD软件上搭建微电网模型,接入DG,验证DG接入位置不同以及接入容量不同对微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端差动的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新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分析了风电场故障对集电线路电流保护及距离保护的影响,提出了多端差动的单元式保护与风电场多段保护,并通过PSCAD/EMTDC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多端差动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得到多端差动保护提高了风电场集电线路的保护灵敏度与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汽车涂装废水的水质特点,介绍了国内汽车涂装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对北京某重型汽车厂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计、调试及运行效果进行总结。实践表明:物化-生化法可有效处理汽车涂装废水;依据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不同,对涂装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水进行分质预处理可有效地去除磷酸盐、重金属离子、油类物质等污染物,减轻了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提高了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以后,其结构单源辐射型网络转变为多源多方向网络,于是主动配电网在消纳分布式电源容量时方向信息采集成为必要,由于配电网广大节点没有安装电压互感器,传统功率方向元件不再适用。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正序故障分量的电流方向元件,在无电压信息的情况下,利用电流正序故障分量和正序故障分量定义的基准量之间的相位差来判别故障方向,不仅适用于任何分支节点,而且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在PSCAD/EMTDC中仿真验证了方向元件动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将玄武岩、聚丙烯纤维以单掺和混杂的形式掺入普通C30混凝土基体中,通过对4种掺加量在不同的掺加方式—单掺和3种不同混杂比例的混掺下对混凝土基体的28d抗压、劈裂抗拉、抗折等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纤维后,对基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降低作用;低掺量纤维对基体劈裂抗拉强度有明显的提高;对抗折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作用;同时,对混凝土破坏形态有极大改善作用,其中混杂纤维优于单掺纤维。  相似文献   
8.
高原高寒干旱山区积雪融水是大多数河流的重要补给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叶尔羌河流域为对象,基于2001-2016年的MOD10A2积雪产品,采用GIS空间分析提取叶尔羌河山区的积雪面积,应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不同高程带积雪面积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流域积雪面积年内变化表现为“积累-消减-积累-消融”的二次过程,春秋季以积累为主,夏季以消融为主,冬季因为风吹雪迁移及升华,积雪面积表现为消减现象;2)以200 m间隔划分流域高程带,1-2月积雪覆盖率随高程呈现一致的平缓上升和下降规律。3、4、11、12月在A区(<3 600 m)呈现微弱上升趋势,B区和C区(3 600~6 000 m)呈现显著上升趋势,D区(>6 000 m)呈现下降趋势。5~10月积雪覆盖率在A区处于消融状态,B区(3 600~4 800 m)积雪覆盖率呈现平缓上升趋势;C区(4 800~6 000 m)积雪覆盖率上升趋势显著,D区积雪覆盖率呈现下降趋势;3)A、B区积雪覆盖率年内变化呈现单峰曲线,积雪的主要补给期在秋、冬季。C、D区积雪覆盖率年内变化曲线呈现“M”型,积雪覆盖率为“积累-消减-积累-消融” 的二次过程,冬季因为风吹雪迁移至低海拔山区或升华造成积雪消减,D区因为海拔高,夏季积雪覆盖率为80%左右;4)积雪面积年际变化呈现下降趋势,秋、冬季下降趋势最为明显;5)低海拔区(A、B、C区)内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呈现微弱下降趋势;高海拔区(D区)内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不大,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线路外部故障切除时负荷自启动对配电网过流保护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突变量的自适应过电流保护新原理。利用线路在配电网内部故障与故障切除过程中电流存在的明显差异特征,实现对负荷自启动过程的准确识别。当连续两次检测到电流突变量大于设定门限值并满足两个判据时,即判定负荷产生自启动过程。给出了一套过电流保护整定方法,可根据负荷变化做出动态调整,从而构建自适应过电流保护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电流突变量的自适应过电流保护新原理是有效和实用的。该原理不受负荷自启动与负荷变化的影响,可有效增大后备保护的保护范围,保证了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认识水文特征变异规律,对区域的综合治理、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新疆KZ河主要控制性水文站KLBL站53年(1958年~2010年)径流序列为基础,运用累积距平、有序聚类、Mann-Kendall检验、Morlet复小波函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KZ河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周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KZ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不大,径流在1978年发生了变异;径流存在5~10 a,12~18 a和22~28 a 3类尺度周期变化规律,主周期为25、15、8 a,其中25 a的周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