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08篇
  免费   3369篇
  国内免费   2609篇
电工技术   492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576篇
化学工业   7449篇
金属工艺   3518篇
机械仪表   4818篇
建筑科学   6679篇
矿业工程   3006篇
能源动力   1308篇
轻工业   7535篇
水利工程   2873篇
石油天然气   2839篇
武器工业   641篇
无线电   62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21篇
冶金工业   2803篇
原子能技术   955篇
自动化技术   671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45篇
  2022年   1093篇
  2021年   1229篇
  2020年   1389篇
  2019年   1860篇
  2018年   1816篇
  2017年   802篇
  2016年   1005篇
  2015年   1244篇
  2014年   3820篇
  2013年   2270篇
  2012年   2636篇
  2011年   2808篇
  2010年   2511篇
  2009年   2847篇
  2008年   2516篇
  2007年   2711篇
  2006年   2711篇
  2005年   2632篇
  2004年   2463篇
  2003年   2398篇
  2002年   1965篇
  2001年   1830篇
  2000年   2128篇
  1999年   2190篇
  1998年   1960篇
  1997年   1974篇
  1996年   1889篇
  1995年   1676篇
  1994年   1604篇
  1993年   1346篇
  1992年   1378篇
  1991年   1352篇
  1990年   1285篇
  1989年   1072篇
  1988年   421篇
  1987年   402篇
  1986年   374篇
  1985年   343篇
  1984年   323篇
  1983年   301篇
  1982年   266篇
  1981年   225篇
  1980年   212篇
  1979年   137篇
  1978年   68篇
  1976年   32篇
  1974年   31篇
  1965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马氏体时效钢进行固溶及500 ℃时效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分析时效时间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LM 18Ni300钢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其组织为马氏体、逆转变奥氏体和Ni3(Mo, Ti)析出相,随时效时间增加,析出相数量逐渐增加并聚集长大,同时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增大。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其硬度和强度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下降,而伸长率不断增加。SLM 18Ni300钢的最佳时效工艺为500 ℃×4 h。  相似文献   
2.
分别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研究了低碳含钛微合金钢凝固过程选分结晶对TiN夹杂物析出的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液相线温度以上不会有TiN析出;由于凝固过程凝固前沿Ti、N元素富集,凝固分数达到0.377时,凝固前沿固相中开始析出TiN;凝固末期,Ti和N的富集程度进一步增大,固液相中均有TiN析出。动力学分析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凝固过程TiN夹杂物的尺寸显著增加,当冷速高于50 K/s时,TiN的理论半径为5.5 μm,当冷速低于5 K/s时,TiN的理论半径在17.5 μm以上;固相中析出的TiN为纳米级别。铸坯中TiN析出物主要尺寸为1~5 μm,且大尺寸夹杂主要在铸坯厚度方向的1/4处和中心处析出,这表明铸坯中的大尺寸夹杂物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的。  相似文献   
3.
将冷轧Ti/Al层状复合材料在675~750 ℃下进行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退火过程中钛和铝都保持过剩,研究了Ti/Al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Ti和Al的界面层由2个亚层组成,其中一个为紧密的TiAl3亚层,其微观结构为紧密的TiAl3层,其中分布着随机取向的充满Al的裂纹,另一个为颗粒状的TiAl3亚层,其微观组织结构是颗粒状的TiAl3分布在Al基体中。在不同的退火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紧密TiAl3亚层的厚度几乎没有变化,但是颗粒状亚层的厚度随着退火温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界面层中的TiAl3颗粒的体积分数在不同的温度下均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因此提出了反应扩散模型来描述界面层的形成机理,在此模型中,TiAl3相是化学反应和扩散的结果,并且也考虑了TiAl3相的溶解。计算结果表明TiAl3相的形成与生长由化学反应控制,其等效厚度与退火时间之间遵循线性规律,这主要是因为Ti和Al原子能够快速地通过紧密的薄TiAl3亚层。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张氏马尾藻甘露醇的提取工艺,研究分析浸提温度、料液比以及浸提时间对甘露醇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提取甘露醇的最佳工艺参数:浸提温度100℃,料液比1∶100(g/mL),浸提时间2.0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甘露醇提取量达5.636 mg/g。此外,对提取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浸提温度,其次是料液比,影响最小的是浸提时间。  相似文献   
5.
针对双臂机器人协作空间及其机构参数优化问题,以6R双臂服务机器人为研究对象,根据D-H参数求出运动学正解,利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双臂各自的工作空间,以协作空间最大为优化目标,求解机械臂机构最优参数,通过MATLAB进行编程对具体运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约束之内,以双臂机器人协作空间最大为目标,优化机构连杆长度和关节范围大小,对双臂服务机器人的设计改进有着重要意义,为后续的双臂协调操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UV压印固化成型的方法制备具疏水性的微棱锥阵列减反薄膜,并设计正交试验探究了各工艺对其微观结构成型的影响,得到复形度高的微棱锥阵列薄膜的优化方案(压强0.5~0.8 MPa,充型时间30 s,光固化时间1 min).通过对其减反性能分析,所制备的微棱锥阵列薄膜比无织构的平膜加权反射率低5%,分析各影响因素发现抑制气泡缺陷,并控制微棱锥特征结构参数高度和侧面夹角精度可使微织构薄膜减反能力相比提高21%,同时织构膜水滴接触角表明其具有自洁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压隔离开关运行维护中经常出现的触头发热、机构卡涩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状态智能感知系统,实现隔离开关触头温升、分合闸位置双确认、可视化校验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及评估,本文设计的状态感知系统有利于增强隔离开关运行可靠性及运维便捷性,有效提升高压开关设备智能化水平,是变电站高压开关设备一二次融合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兆瓦风机主轴轴承零件的加工需求,在参考国内外机床公司和科研机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大兆瓦风机主轴轴承加工用高精五轴车磨复合机床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目前机床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分别对大兆瓦风机主轴轴承零件加工用高精车磨复合机床的结构设计、数控系统技术、机床床身和立柱结构件技术、大兆瓦风机主轴轴承磨削和车削技术进行了研究,为高精五轴车磨复合机床的可靠性提升与精度保持性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提高大兆瓦风机主轴轴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车辆制动模拟试验中附着系数的准确模拟和实时可调,设计了一种汽车制动模拟试验台,通过控制磁粉离合器励磁电流,实时模拟不同路面附着系数;搭建了基于路面识别的单轮车辆制动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单一路面和跃变路面下的制动仿真;研制了车辆制动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单一路面下汽车制动模拟实验和跃变路面下附着系数跟踪控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沥青路面上以120 km/h初速度制动时,相比于基于固定目标滑移率,基于路面识别的最佳滑移率下的制动距离缩短了3.1%,且在低附着路面下更为明显;单一路面下制动时车速和轮速的实验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跃变路面下附着系数最大跟踪误差仅为6.2%,跟踪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沸石序批式反应器(ZSBR)与缺氧上升流污泥床反应器(A-USB)组合工艺处理氧化铁红高氨氮废水,探究ZSBR稳定亚硝化特性以及组合工艺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游离氨(FA)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ZSBR可实现稳定高效的完全亚硝化。在进水NH4+-N浓度约为700 mg/L的情况下,ZSBR的出水NH4+-N基本稳定在30 mg/L以下,亚硝化率(NAR)维持在95%以上,平均亚硝酸盐产率(NPR)最高可达0. 68 kg/(m3·d)。提升外回流比能够有效利用A-USB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并减少ZSBR中碳酸氢钠碱度的投加量。以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进行反硝化试验,ZSBR出水经过A-USB反硝化处理后,总氮去除率(NRE)能够较稳定维持在85%以上,最高总氮去除负荷(NRR)可达5. 10 kg/(m3·d)。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ZSBR样品中AOB(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达到了50. 93%,未检测出NOB,而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副球菌属、丛毛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总占比可达7. 05%,进一步验证了组合工艺高效且稳定的脱氮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