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PCR技术对浓香型白酒糟醅细菌菌群的解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探索中国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中细菌类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通过发酵全过程跟踪取样和借助PCR扩增技术,对窖池中心糟醅样品进行了DGGE分析和16SrDNA同源性比较。研究发现,发酵初期表现出明显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布,共检出Erwinoa、Kozakia、Acetobacter、Bacilllus、Staphylococcus、Lactobacillus、Granulicatella、Arthrobacter、Microbacterivm、Shewanella、Clostridium以及未分类Clostidales等11个以上的细菌分类属;随着发酵的进行,Lactobacillus属细菌成为主要优势菌,检出的有效克隆达到全部克隆的56.1%,并全部为Lac.Acetotolerans(98%)菌株。主要细菌菌群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趋势揭示,在浓香型白酒糟醅发酵过程中,Lactobacillus属细菌可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浓香型白酒酒醅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建立浓香型白酒窖池资源数据库,论文采用白酒行业实用分析方法,对酒醅不同空间位置水分、酸度、还原糖、粗淀粉、乙醇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实验发现,发酵过程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上层酒醅水分饱和后保持在63%左右;产酸期后酒醅pH值缓慢下降至约pH3.2,酒醅的总酸共升高40度左右;酒醅的粗淀粉下降至27d后趋于平衡,还原糖则表现为波动式下降;主发酵结束后,3层酒醅的乙醇浓度均达到5.2%~5.5%的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化学物质的代谢变化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且随微生物类群的生长变化而波动,代谢曲线可为白酒发酵过程在线监控及窖池微生态的人工模拟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特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PBS缓冲液富集窖池酒醅中的微生物菌体,研究窖池中微生物区系分布及相互关系。在分子分类水平上,运用PCR扩增技术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等方法测定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全序列,根据与基因数据库中相似菌群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建立系统发育树图。结果发现:当浓香型窖池中酒醅发酵60d后,窖池中心部位仅有细菌分布且主要分为4个菌群,高G C(mol)%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低G C(mol)%革兰氏阳性乳酸细菌群、梭杆菌群、革兰氏阴性紫细菌群,其中,β-紫细菌群约占窖池中原核微生物的80%。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