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66篇 |
化学工业 | 28篇 |
金属工艺 | 31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16篇 |
矿业工程 | 1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26篇 |
水利工程 | 16篇 |
石油天然气 | 48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8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原子能技术 | 15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庆油田在3次加密井网中,采用不热洗清蜡和便携式功图测量仪计量两种技术进行试验。试验表明采用尼龙刮蜡器、磁杆短节配井下强磁防蜡器,可省去对油井的热洗。功图测量仪适用于深井泵工作正常的油井计量。 相似文献
2.
长年来,和田市水利管理单位形成了"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运行体制,即在日常工作中,既是工程的管理者,也是工程的维修养护者,缺乏外部竞争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对和田市水利运行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4.
4-氨基安替比林(4-AAP)试剂易吸潮结块并受空气氧化,从而使试剂空白值明显增高,必要时可将4-AAP试剂纯化。本文研究了4-AAP试剂空白值对校准曲线斜率的影响,并得出测定挥发性酚时,4-AAP试剂空白吸光度控制在0.045~0.100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九五”聚合物驱油地面建设总体规划 ,通过方案比选 ,采用了“集中配制、分散注入”的布局方案 ,比“分散配制、分散注入”的布局方案节省投资 39% ,“九五”总体规划设计地区可节省基建投资 5 1× 10 8元。由于采用了聚合物电脱水与水驱电脱水混合的处理方案 ,少建脱水站 8座 ,节省投资 0 72 8× 10 8元 ;通过与油田开发密切结合 ,及适当调整注入区块和时间 ,使萨中油田减少配制站 1座 ,喇嘛甸油田 2号、 3号配制站减少设计规模 0 79×10 4 t/a ,及相应的采出液、采出水处理规模 ,节省投资 1 2 7× 10 8元 相似文献
6.
摇床受处理量、给矿浓细度等条件变化影响,床面各条矿带的颜色、位置、宽度时常改变,需要人工及时调整接矿板的位置以达到合格的精矿品位,工人劳动强度大。为了实现摇床作业的自动巡检和操作,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采集摇床矿带照片,研究了矿带图像识别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摇床智能巡检机器人。工业试验表明,摇床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了对一组多张摇床矿带的自动采图,图像识别算法实现了对矿带宽度、边界和颜色特征的数字化识别解析,实现了自动调节接矿板至目标位置,达到了替代人工、提升选矿指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PAC对IMBR的净水效果和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运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膜生物反应器和投加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进行比较研究。并介绍了炭泥比的概念。发现炭泥比对减缓膜污染有重大贡献。试验结果表明,PAC-IMBR具有比普通MBR更为稳定的出水水质,COD、BOD5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1%、2.4%,粒径为40-60目和200-300目的粉末活性炭不利于减缓膜污染,而粒径为80-100目的粉末活性炭则大大降低了膜污染,并且其较佳活性炭炭泥比CSPAC=1/4,更有利于形成生物活性炭,减少料液中的EPS,保持较高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9.
火炮内膛表面粗糙度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火炮内膛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准确度,以光散射理论为基础,采用光散射特征值法对火炮内膛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该测量系统能对口径100~203mm范围内的炮管内膛表面粗糙度进行检测,其测量范围Ra:0.2~1.6μm,最大相对误差4.3%.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