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国内免费   2篇
  完全免费   5篇
  综合类   6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絮凝机理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采用纤维素降解菌和絮凝菌组成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菌群,进行两段式发酵,利用纤维素为底物,生产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将高效絮凝菌F2、F3、F5和F6进行双菌混合培养的正交试验,发现F2和F6组合絮凝活性最佳,且均优于单菌.确定该复合型生物絮凝剂HITM02的有效成分存在于发酵液中,主要是细菌的代谢产物.有效成分为蛋白质、多糖和多肽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5.4%,总糖含量为1.76%,还原糖未检出.这些有效成分与发酵过程中纤维素等的代谢残留物共同作用,具有优良的絮凝能力.絮凝机理包括蛋白质等两性电解质的电中和作用;蛋白质、多肽、多糖等高分子物质和纤维素等的代谢残留物共同具有的吸附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2.
FentOn试剂降解水中活性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Fenton试剂对活性艳红X-3B、活性K-2R、活性H-E7B、活性X-4RN和活性S-F3B五种染料所配水样进行处理,染料浓度为400mg/L时,FeSO4浓度为100-180mg/L,H2O2浓度为200-400mg/L,H2O2和Fe^2 化学计量数为8:1-12:1之间,在pH=3,反应时间=1h,温度25℃,色度去除达95%以上,COD去除率60%-80%;通过反应前后的UV-Vis光谱图的比较,进一步表明:Eenton试剂对这五种活性染料有比较理想的降解效果,为该工艺处理实际印染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DO和HRT对MBR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连续运行MBR研究了DO和HRT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同时对好氧反应器中实现SND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COD在250 mg/L左右,C/N为10∶1,MLSS为3500 mg/L,HRT为8.5h的相对稳定条件下,当DO为0.6~0.8 mg/L时,总氮去除率达66.7%,取得了最好的TN去除效果,DO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进行;控制DO在1.0 mg/L左右,其他操作条件相同,HRT为5 h,TN去除率达到最高为60%以上,随HRT的延长,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反而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好氧反应器中缺氧区的存在,控制操作条件可以实现SND,同时也存在着短程SND的现象,实现SND可能是几种作用机制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4.
Fenton试剂氧化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Fenton试剂对商业活性染料orange BN、navy RGB和red RGB配制的废水进行了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当染料浓度为400mg/L时,pH为2~5,[Fe^2+]=0.5mmol/L,[H2O2]=167—333mg/L,温度在20℃,反应时间为20min,对3种活性染料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在以上优化的脱色工艺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以COD去除率为指标确定最佳降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H为4,[Fe^2+]=1mmol/L,H2O2浓度对于orange BN、navy RGB和red RGB分别为700mg/L、662mg/L和833mg/L,温度在80℃,反应时间为60min,orange BN、navy RGB和red RGB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8.9%、98.3%和93.4%,为Fenton试剂处理实际活性染料废水提供了必要的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紫外测定二氧化氯最佳实验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就膜分离紫外测定二氧化氯的最佳实验条件作了一些探索。在这一实验条件下,利用ClO2能透过微孔性聚四氟乙烯膜(PTEE),而水中离子及悬浊物却不能通过,实现了ClO2与水相的分离,从而消除了ClO^-、ClO^-2、ClO^-3等共存离子对测定ClO2所产生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两种芬顿及UV/草酸铁/H2O2法去除间甲酚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UV/草酸铁/H2O2,UV/芬顿和暗芬顿系统中K2C2O4,H2O2,FeSO4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光照条件对间甲酚去除的影响,得出VU/草酸铁/H2O2系统比其他两种系统对间甲酚具有更高的去除率,且使去除反应进行pH范围更宽,并可缩短反应时间。同时证明,自然光照条件下UV/草酸铁/H2O2和UV/芬顿工艺对间甲酚仍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水中 ClO_2、Cl_2、ClO_2~- 及ClO_3~- 的连续碘量法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了碘量法连续测定水中ClO2、Cl2、ClO-2和ClO3-的适宜条件。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都较好。其方法的回收率:ClO2为9678%;Cl2为9817%;ClO-2为9728%;ClO3-为10331%。变异系数:ClO2为152%;Cl2为237%;ClO2-为243%;ClO3-为356%。最低检出限:ClO2为0050mg/L;Cl2为0050mg/L;ClO2-为0050mg/L;ClO3-为0500mg/L。  相似文献
8.
胞外聚合物EPS对MBR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EPS普遍存在于活性污泥絮体内部及表面,在细胞之间构成一种架桥作用,细胞通过这些胞外物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MBR膜通量下降主要来自污泥而非上清液中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EPS浓度和组成影响污泥混合液疏水性、Zeta电位、黏度、粒径等物理、化学特性和菌胶团的生物活性,且与膜污染程度相关关系良好;通过操作条件的调整可以改变EPS的组成和含量,在保证污泥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维持良好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中的无机副产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有关二氧化氯ClO2本身及其无机副产物亚氯酸盐ClO^-2的毒性问题仍然是人们在应用中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西方通过引述国内外大量文献论述了二氧化氯及其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无机副产物亚氯酸根ClO^-2和氯酸根ClO^-3的毒理作用,来源以及它们的去除机理。  相似文献
10.
聚天冬氨酸液相催化合成及其阻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在碳酸丙烯酯介质中进行催化聚合合成了PASP,分析了产品红外谱图与核磁共振谱图的特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PASP产率的影响和PASP分子量对其阻CaCO3垢效果的影响,考察了PASP对CaCO3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品具有:PASP结构特征,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为165℃,Cat./ASP的化学计量数为0.18,反应时间1h.这时PASP粘均分子量为10000左右,其阻CaCO3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