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8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介绍了低银无镉Ag-Cu-Zn系钎料的成分特点和研发思路,采用Sn、P元素对含银21 mass%的Ag-Cu-Zn系钎料进行合金化,讨论了Sn、P元素含量对钎料熔化温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n含量增加,钎料的熔化温度可持续下降,同时晶内及晶界相的Sn固溶量增大,钎料趋于硬脆。微量P的添加能显著降低银钎料的熔点,(Sn+P)低水平复合添加可在满足熔化特性的同时,避免由于过量Sn固溶导致的加工成型困难,有利于钎料的实用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主链长度相当、支链数目和支链长度变化的一系列梳形支化聚苯乙烯为对象,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其流变参数,研究了梳形支化结构对聚合物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的零剪切黏度随支化数目或支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支链长度低于链缠结临界分子量Me时,随支链数目增加,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的零剪切黏度与重均分子量对数曲线的斜率为2.8~2.9。在支链数目一定时,当支链长度增加到链缠结临界分子量Me之前,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的零剪切黏度与重均分子量对数曲线的斜率为3.2左右。梳形支化聚苯乙烯呈假塑性流动行为,其非牛顿指数小于1,且随支链数目或支链长度的增加有小幅下降。由于支链减轻了链缠结程度,导致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的黏流活化能低于线形聚苯乙烯,随支链数目增加,对链缠结的抑制作用增大,黏流活化能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PEO-b-聚苯乙烯(PS)),将PEO-b-PS与PS溶液共混成膜,使用接触角测试仪(CA)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PEO-b-PS含量与共混薄膜表面形貌及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在薄膜中发生微相分离并在薄膜表面形成PEO微相区,随PEO-b-PS含量增加,薄膜表面PEO相区尺寸增大,但分布密度下降。通过共混薄膜表面形貌的变化,解释了共混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张力随PEO-b-PS含量增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重(TG)分析技术研究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以及十八酸改性的超支化聚酯(MHBP)的热失重行为,运用Flynn-Wal-l Ozawa法和Coats-Redfern法对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BP的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20.238 kJ/mol、149.775 kJ/mol、173.540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1.386×109min-1、1.341×109min-1、4.569×1012min-1;MHBP的分解过程仅有一个阶段,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204.275kJ/mol和2.417×1014min-1。超支化聚酯的热稳定性与其端基有关,十八酸改性的超支化聚酯由于长链烷烃具有结晶性,因而热稳定性优于端羟基超支化聚酯。  相似文献   
5.
以氯甲基三氯硅烷为原料,甲醇、氯仿和石油醚为混合溶剂,在浓盐酸和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缩合制备了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利用FT-IR、GPC、1 H-NMR、29Si-NMR和XRD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A研究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产物为八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且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氯甲基笼型倍半硅氧烷(CM-POSS)为原料,与乙二胺通过取代反应合成多氨基倍半硅氧烷(POSS-NH2),并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TGA)研究多氨基倍半硅氧烷( POSS-NH2)/环氧树脂(E-51)/二氧基二苯基砜(DDS)和E-51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杂化树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较大,POSS-NH2的加入提高了固化杂化树脂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由基聚合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进行共聚。采用旋涂法将所得聚合物涂覆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研究不同含量的硅烷偶联剂、引发剂、不同种类单体对PET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数据表明,相比于PET薄膜,涂覆有共聚物的PET薄膜性能有较大变化,透光率有一定程度增大,表面自由能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8.
张洪文  姜彦  俞强 《广东化工》2014,(10):158-159
在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内涵基础上,探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办法,从而建立高效教学运行机制。为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外语水平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创造条件。本研究也为顺利推进双语教学,并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长链烷基酸为改性剂,对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二羟甲基丙酸为支化单体合成的第三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进行端基改性,采用羟值滴定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超支化聚酯的改性程度,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了端烷烃链长度和端基改性程度对超支化聚酯相转变行为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酯的结晶归因于长链端烷烃的有序排列,端烷烃链越长,端烷基超支化聚酯的冷结晶温度、热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均逐渐升高;端烷烃链越长或改性程度越高,衍射峰强度越大,晶粒尺寸变小。进一步用DSC研究了端十八烷基超支化聚酯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用Ozawa法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成核方式为异相成核,生长方式为针状晶体的一维生长。  相似文献   
10.
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的热稳定性及分解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失重方法(TG)研究了端羟基超支化聚酯和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稳定性及分解行为。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热分解过程包括酯基降解和碳碳键断裂2个阶段,随着代数增加,热稳定性有所改善。当端羟基被烷烃链取代后,端羟基超支化聚酯的热分解温度大幅度提高。低代数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的分解以碳碳键断裂为主,高代数热分解仍包括酯基降解和碳碳键断裂2个阶段。端羟基改性超支化聚酯的表观分解活化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