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57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175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45篇
建筑科学   78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08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98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篇
冶金工业   3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利用正辛基三氯硅烷对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得到吸油材料。考察不同溶剂、硅烷溶液浓度和浸渍时间对于样品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试对改性前后样品微观形态、结构组成及水湿润性进行表征。重点研究材料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对原油、润滑油、大豆油和柴油的吸附倍率可达74~95 g/g,可用准一级吸附模型描述材料对于4种油品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样品在重复使用、油水分离和动态吸油测试中表现优异。改性三聚氰胺海绵制备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有潜力的吸油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中深层稠油油藏采收率,对辽河油田30余年蒸汽驱进行全面回顾,系统总结辽河油田中深层稠油蒸汽驱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与应用成效。研究认为:辽河油田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历经探索、攻关试验、I类油藏规模实施、Ⅱ类油藏试验接替4个发展阶段;理论认识及开发技术经历了从最初国内外成熟技术的直接应用到与辽河地质特征相结合的研发创新,形成了以驱油机理理论认识、油藏工程设计技术、高效注采配套工艺为核心的中深层稠油蒸汽驱开发技术系列;目前蒸汽驱实施深度界限突破至1 600 m,可动用稠油黏度提高至200 000 mPa·s,预计采收率为55%~65%,达到国际浅层蒸汽驱开发水平;未来应针对中深层蒸汽驱面临的难点及重点不断研究和突破。该研究为辽河油田千万吨稳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透射光栅副的Yaw向夹角误差是影响光栅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的数学模型不能精确反映Yaw向夹角误差对光栅信号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同时考虑光电池性能参数、光电池安装位置、指示光栅与标尺光栅夹角误差等因素的光栅信号利萨如图形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光栅副Yaw向夹角误差对利萨如图形形状的影响机理,发现利萨如图形的离心率和倾斜程度与光栅副Yaw向夹角误差之间存在规律性的数学关系,通过实测实验验证了该关系。数值仿真与实验测量得到的利萨如图形的离心率和倾角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和3%,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关系为光栅生产中的信号质量调整和运动部件(读数头)Yaw向运动误差实时监测和误差修正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固定床反应器对辽河Q块稠油在N2和CO2气氛下的热解过程及产物性质进行了研究。TGA实验结果表明,2种气氛下的稠油热解过程均可划分为轻组分与水分挥发、组分较弱化学键断裂和重组分裂解产油成焦3个阶段,热解曲线总体变化趋势类似。固定床反应器热解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2种气氛下的液体产物产率均升高,热解气和残余物产率均降低,CO2气氛下650 ℃液体产物最大产率为61.53%。不同温度下热解所得液体产物和稠油的红外谱图显示,随热解温度升高,甲基含量增多、亚甲基含量减少。对液体产物的氧化过程进行TGA分析发现,随热解温度升高,其失重曲线向高温区明显偏移且失重程度减弱,CO2热解所得液体产物的氧化失重比N2快。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相反应沉积法合成MoS3/Al2O3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体系pH值及不同类型分散剂对MoS3在γ Al2O3载体表面沉积量的影响,并采用MoS3/Al2O3复合材料为助剂Co的第2载体制备了CoMo硫化态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XRF、XRD、XPS、TEM、BET等分析手段对MoS3/Al2O3复合材料及CoMo硫化态和氧化态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为分散剂,钼酸钠摩尔浓度为01~1 mol/L、在反应温度85~120℃、体系pH值1~2、反应8~24 h条件下,可以合成MoS3沉积量为628%~868%(以MoO3质量分数计)的MoS3/Al2O3复合材料;与常规氧化态催化剂相比,所制备的CoMo硫化态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利用蛹拟青霉对大豆渣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大豆渣小肽的条件,并对大豆渣小肽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观黏度、溶解度、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酵制备大豆渣小肽的优化条件为10%接种量、22 ℃下发酵15 d,在此条件下小肽含量达到15.35%;大豆渣小肽相对分子质量多数在15 kDa以下,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不受pH的影响,氮溶解指数基本稳定在95%左右;大豆渣小肽表观黏度不受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变化幅度很小,保持在9.8 mPa·s,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大豆渣小肽具有一定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且随着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发酵大豆渣小肽比未发酵大豆渣具有更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比未发酵大豆渣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提高2.72倍和1.74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不同超高压处理的南瓜复合汁中的理化指标(pH、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颜色指标、抗氧化能力、悬浮稳定性和粒径大小)、营养成分(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和微生物数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量、酵母菌数量和霉菌数量),研究超高压处理对南瓜复合汁的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00~600MPa、5~15 min的超高压处理,南瓜复合汁中未检测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 pH、还原糖含量、悬浮稳定性随压力升高变化不显著(p0.05);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抗氧化能力、总酚含量、粒径大小和黄度值经过超高压处理后显著增加(p0.05),超高压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南瓜复合汁的颜色。  相似文献   
9.
10.
概述了某大型工业项目监理机构的组建和监理工作过程,重点介绍了监理机构的工作方法以及监理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