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0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6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在采煤工作面上方地表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岩土力学角度分析了地表裂缝与水平变形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了地表裂缝宽度的具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判别煤矿开采损害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开采沉陷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场开采损害实践,论述了如何灵活应用开采沉陷基本理论,根据复地具体地质采矿条件,建筑受损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时空关系判别建筑物受损的而解决开采损害问题。  相似文献   
3.
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部一些煤田矿井的开采深度已达到500m以下,甚至超过了1000m,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采煤时,工作面的斜长一段在100-200m,在倾斜方向上工作面的开采宽度与开采深度这比往往很小。开采宽度与开采深度之比小于1/3的开采称为极不充分开采。与充分开采相比,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实测资料为例,分析了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4.
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邢台矿区东庞矿实测资料为基础,辅以室内材料模拟实验研究,介绍了巨厚松散层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特征,提出了采动程度衡量方法,阐述了地表下沉系数偏大和地表移动剧烈活跃期等问题,揭示了厚松散层和岩层内部移动破坏机理,以及岩体移动破坏与地表沉陷的系,得到了一些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很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峰峰矿区地表移动实测资料对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地表点的移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对采动过程中走向主断面内地表下沉速度分布及移动变形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指出主干光缆路由优化属于多目标规划问题的范畴,构建了其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工程应用将其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深入分析了主干光缆路由3种基本结构:星形、线形和环形的特征,指出星形结构的路由优化问题实质上是两点之间的最优路由求解问题,而线形和环形拓扑结构的路由优化问题则属于组合最优化问题,据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形和需求,提出了Dijkstra优先队列算法,并基于它设计了主干光缆路由的优化算法,并基于GIS平台,实现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7.
在厚冲积层条件下,采动沉陷盆地中基岩上表面形成的下沉空间可以认为是采空区向上传播的结果,也是地表得以下沉的必要条件。由于冲积层结构松散,抗弯能力低。抗剪强度也小,与基岩相比,属于软弱层,而基岩对整个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过程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基岩可认为是地表沉陷的控制层。本文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建立厚冲积层条件下的采动沉陷模型,并推导出了计算公式最后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根据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厚含水冲积层条件下采煤地表移动的主要特征,并且利用边界元法进行计算分析,从数学力学角度研究了厚含水冲积层条件下采煤的地层液化问题,解释了冲积层内和砂土层在动载荷下可能出现持续变形的移动机理,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力学理论和随机介质理论有要地结合起来,引入了拐点偏移距,扩大了PTS理论模型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地表移动预计精度。  相似文献   
10.
煤柱宽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介绍了应用小变形弹塑性理论中的库仑准则推导出的煤柱屈服区宽度计算公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依据“平台载荷法”原则推导了条带煤柱宽度的计算公式,并对其五大影响因素即条带采宽、平均采深、条带长度、煤柱强度、屈服区宽度的作用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文中最后给出了一个条带煤柱优化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