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系统总结华北地区各煤类的主要物性特征,指导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对该区各种煤类共205件煤样进行了压汞实验,分析了各煤类孔径结构的比孔容、比表面积特征。基于180件煤样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探讨了朗格缪尔体积(VL,daf)、朗格缪尔压力与煤级的关系,发现朗格缪尔体积与煤级的关系呈现出两段式变化模式,即煤化程度在Ro,max<4%之前,VL,daf随Ro,max的增加而增大,当Ro,max>4%后,VL,daf随Ro,max的增加而减少,而朗格缪尔压力与煤级的关系复杂,数据十分离散。基于该区煤层气试井成果(170层次试井储层压力、204层次试井渗透率),划分了煤储层试井储层压力、试井渗透率类型:该区以欠压储层为主,占69.4%左右,正常压力储层占27.1%,超压储层仅占3.5%,储层压力梯度总体随埋深的增加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超低渗透储层占26.0%,低渗透储层占36.8%,中渗透储层占18.1%,高渗透储层占19.1%,试井渗透率总体随埋深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铁法DT3井与沁南TL007井煤层气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我国目前煤层气产能最高的DT3井和TL007井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煤层气排采历史和排采参数的对比分析,结合煤储层物性实验成果,发现理论计算的饱和度和临界解吸压力与实际排采不一致,指出了控制煤层气产能最关键的参数是煤储层的相对渗透率和井底压力,提出了平衡开发是煤层气产能稳定、持续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郯庐断裂是我国东部有重大影响的断裂构造,长期来地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仍有若干问题争论不休。依据所掌握的华北夺台石炭二叠纪生物地层资料,从古生物地层角度讨论了郯庐断裂在渤海附近的表现特征,认为郯庐断运动主期肯定晚于晚古生代,其在渤海附近位移距离在250~300km左右,明显小于断裂中南部,补充地层古生物资料对断裂的研究及矿床找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柳江盆地本溪组底部海相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柳江盆地本溪组底部泥灰岩及相邻泥岩中产有丰富的腕足动物、软体动物化石,经鉴定有腕足动物10属12种,双壳类8属14种和腹足类4属5种,软体动物保存于含腕足动物层的相变岩层或直接位于其上层,到目前为止,这一丰富材料(特别是软体动物)尚属首次综合报道.通过对这一动物群的分析研究,丰富了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生物群的内容,有助于柳江盆地的地质史研究.同时作者分析了这个动物群的发生发展过程,认为生物群内容的变化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当时柳江盆地经历了从开放型盆地—闭塞盆地—浅水三角洲的演化,浅水三角洲的发育导致了生物群的阶段性消失.  相似文献   
5.
�¹������ۺ����ú�������ԶԱ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吐哈盆地与粉河盆地(Powder River Basin)的煤层气地质资料,探讨了两盆地地质构造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两盆地煤阶、煤岩、煤质、含气量及饱和度等物性条件,指出了吐哈盆地与粉河盆地在煤层气含量构成、渗透率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层序地层学在陆相盆地煤层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准噶尔侏罗纪聚煤盆地为例,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引入陆相盆地煤层气资源评价领域。研究表明:陆相盆地单煤层仍具有区域可比性;赋煤体系域的岩性、岩性配置,决定煤层气的封盖条件;通过控制煤储层形成环境、成煤特征和岩性组合,得出层序地层构型影响煤层气成藏地质要素和煤层气成藏潜势。  相似文献   
7.
淮北地区煤储层物性及煤层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研究了淮北地区地物构造演化及控气特征,结果认为:淮北地区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演化对煤储层物性控制作用十分显著,以EW向的宿北断裂为界,北部地区煤层气勘探前景不佳,南部地区的东部,煤层的展布受褶皱形态的控制。在宿面向斜和南坪向斜中,煤层埋深、煤体结构、含气性、含气量和渗透率等储层物性均有利于煤层气的运移、聚集和保存,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勘探前景;临涣矿区强变形构造煤发育,煤体结构复杂,基本无勘探前景;涡阳矿区正断层发育,煤层气含量相对较小,但渗透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沁水盆地山西组煤储层含气性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依据实测资料,在统计分析研究区3号煤层含气性特征的基础之上,对控气地质机理进行了探讨,总体上来看,研究区甲烷含量较高高及甲烷浓度较大,而含气饱和度偏低。在埋深1000m以浅,向盆地内部方向以及随煤层埋深加大,甲烷含量,甲烷浓度和含气孢和度具有增大趋势,显示出埋探控气以及次级向斜相对富气的特点,这种特征可以起源于地质历史时期中煤层抬升卸压过程所导致的煤层气解吸扩散作用。因此,进一步查明次级构造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苏拉特盆地煤系气高产地质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勇  申建  沈玉林  李耿  范炳恒  姚海鹏 《石油学报》2019,40(10):1147-1157
澳大利亚苏拉特盆地煤系气开发的巨大成功为破解中国煤层气产业困境提供了新的启示。这一成功的关键在于薄煤层与碎屑岩类频繁互层所衍生的成藏地质条件,其实质在于:①该类煤系中单一含气层(各类岩性天然气储层)较薄,但累积生烃潜力巨大,且可构成天然气优质复合储集体;②薄互层储层更有利于天然裂隙发育,为高渗复合储层的发育奠定了关键的基础。此外,多而薄的煤层在保证生气能力的同时与围岩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表面积,有利于煤层气排出并转化为煤系游离气,也有助于煤层脱水和煤层气解吸产出。与苏拉特盆地煤系基本地质条件类似的含煤地层在中国并不鲜见,如内蒙古东部地区下白垩统、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石炭统、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楚雄盆地上三叠统等。建议关注该类煤系气的新领域和新层系,采用针对性的参数和思路,对这些地区和煤系开展专项评价研究和专项勘探,为保障"增储上产"的国家油气安全战略提供新的天然气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盆地三叠系沉积厚度恢复及其意义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综合运用现代油气地质理论及镜质组反射率测定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分析了渤海湾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古地温场特征;采用EASY%R。数值模拟技术对大量钻孔进行了埋藏史反演,首次较为细致合理地恢复了渤海湾地区三叠系原始沉积厚度。结果表明:华北晚古生代巨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历史一直延续至印支中期,古生界在印支期末埋藏可达2500-4000m,埋藏深度及其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主要受控于三叠系统的原始沉积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