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性聚氨酯/羟基磷灰石(WBPU/HA)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已有报道,但通过离子键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却很少见。制备了稳定性良好的带羧酸根的阴离子型WBPU乳液和带季铵的阳离子型的HA胶体。其中纳米羟基磷灰石胶体通过合成过程中引入氨乙基磷酸使其带上正电荷。然后加入柠檬酸根将HA胶体转变为阴离子胶体。两种胶体溶液共混,并通过透析去掉柠檬酸根后得到均匀的混合胶体,干燥后得到力学性能良好的WBPU/HA复合材料。当HA含量为0~1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力学强度从纯PU的10.9 MPa提高到了22.3 MPa,提高幅度达100%。这是由于两相间存在正负电荷的离子键作用。当HA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由于HA粒子的团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提供了一种通过胶体共混来制备离子键增强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脂肪族二醇与碳酸二乙酯的酯交换反应的绿色工艺合成出了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研究表明乙醇钠的催化效果好于正钛酸丁酯,其最佳用量为脂肪族二元醇投料量的0.25%-0.50%。采用冰点降低法和端基滴定法(羟值测试)配合测试了聚碳酯酯二醇羟基官能度为2。IR,^1H-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了其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3.
生物稳定聚氨酯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聚氨酯生物材料的体内降解机理以及所谓的“生物稳定聚氨酯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水凝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年来聚氨酯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药物控释、创伤敷料、接触眼镜以及外科植入器械等领域的研究及发展情况,最后展望了聚氨酯水凝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原料如二异氰酸酯的皮肤致敏性已有大量报道,而聚氨酯材料本身的致敏研究的报道却很少。采用豚鼠最大剂量实验(ISO 10993-10)研究了3种用于人工血管的聚氨酯材料的迟发型超敏反应。PCUL2为赖氨酸扩链的聚碳酸酯聚氨酯,PCUL2-PO和PCUL2-PN分别为接枝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以及接枝聚乙二醇二胺的梳形聚氨酯。3种材料均为多孔材料,且含有可反应的官能团,便于进一步接枝生物分子以提高血管的原位内皮化。测试组为(70±2)℃浸提(24±2)h的生理盐水浸提液(0.1 g/mL),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二硝基氯苯为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3种受试材料致敏率很低(PCUL2-PO∶2/12;其余1/12)。3种聚氨酯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结果均为阴性,值得进一步进行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丙二醇丁醚缩水甘油醚改性的聚乙烯亚胺的CO2加合物(R-PEI-CO_2)作为发泡剂,氯代烷基多聚磷酸酯(YK-8006)用作反应型阻燃剂,对所制备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效果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R-PEI-CO_2除了作为环境友好的发泡剂以外,其含有的氮元素还可以对制备的聚氨酯泡沫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通过适当的配方设计,可以使R-PEI-CO_2制备的硬泡阻燃性能好于同等密度的水发泡的硬泡。  相似文献   
7.
介入用聚氨酯材料的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聚法,半预聚法和一步法合成了一系列介入导管用聚氨酯材料,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TR),示差扫描量热技术(DSC)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材料内部存在微相分离结构,并且其相分离结构受原料的化学配比,合成方法影响,同时,还对它们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人工血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氨酯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如制作人工器官、药物释放载体及人工血管等.但是当它作为体内移植材料使用时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并且与血液接触时还会引起持续的凝血和内膜增生.因此,要想将聚氨酯应用于人工血管,就要进一步提高它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等.目前主要是通过对聚氨酯进行本体改性、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等离子体处理聚氨酯表面、涂覆生物分子及结构设计等方法来提高其在体内使用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二异氰酸酯和聚乙二醇在封端剂的存在下合成了一种水性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考察了不同单体、封端剂以及反应工艺对产物增稠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增稠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与其增稠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具有多重抗菌性能的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防止细菌生物膜在生物材料表面形成,通过用α-叔胺基-ω-羟基聚乙二醇 (NPEG)对聚氨酯进行封端并用卤代烃进行季铵化.利用PEG的抗粘附性能和季铵盐的物理杀菌功能,得到表面具有抗细菌粘附和永久杀菌的双重功能的新型聚氨酯,并研究了材料的本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及抗菌性能.1HNMR,GPC 证明了所合成的NPEG和聚氨酯的结构.FTIR、DSC和力学性能研究发现,封端剂的引入对聚氨酯的微相分离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但是,水接触角研究发现,NPEG能够在聚氨酯表面富集.这是由于链端的活动性好,而且,PEG链与长链烷基协同作用而迁移至聚氨酯表面.抗菌实验发现,PEG间隔的引入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