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公路隧道运营中,照明系统是与行车安全、舒适度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最为直接的部分,照明系统也是隧道运营中能耗最大的部分。隧道照明系统是为隧道内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以满足其视觉需求。目前国内隧道照明研究方向多集中于隧道光源本身,而对于隧道侧壁内饰材料反射光的辅助照明作用却鲜有研究。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隧道照明技术和方法的大量调研,利用眼动仪、光谱仪等仪器开展了基于驾驶员瞳孔变化的隧道内饰材料辅助照明的室内模型模拟试验和实体隧道试验的隧道照明试验,对隧道内饰材料在隧道照明中的辅助作用及规律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内饰材料在隧道照明系统中辅助性运营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岩体原始应力场遭到破坏,常引起富水岩溶区充填型溶洞的突泥或突然坍塌,成为主要的施工风险源。由于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衍射和绕射,使得探测目标的位置相对真实位置出现偏移,降低了预报的准确性。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进行了富水岩溶区域型充填溶洞不良地质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然后分析了基于中心差分解的Kirchhoff偏移理论,表明其在重建反射信号记录剖面和得到剖面的精确空间形式方面的可行性;以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主钢筋的探测应用为例验证了偏移方法对探测目标定位的提高作用;最后,以一个隧道为实例,结合地质发展规律,通过对物探方法多解的排除分析,较准确地探测出了充填小溶洞的空间位置分布,证明了在地下复杂介质中基于偏移技术的富水岩溶区域不良地质的短距离预报方法是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环形加筋挡墙破坏形式的研究目前还处于相对空白阶段。笔者通过2组离心模拟实验,对环形加筋挡墙的破坏形式和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判定了环形加筋挡墙的破裂面形状与“0.3H”破裂面相似,呈折线形。通过对挡墙破裂面附近监测点的位移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环形加筋形式对挡墙破裂面的开展有良好的限制作用,能使墙体的侧向位移变化更加均匀;环形加筋形式对约束挡墙侧向变形的能力较竖向变形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钢铁企业轨梁生产线设备负荷不均、生产调度响应迟缓、新产品调试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钢轨梁生产线物流仿真系统。建立了其体系结构,并对开发中的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建立设备组件库实现生产线全线建模;通过Drag and Drop机制实现仿真生产线的动态定义;基于Time-Unit Advance时钟推进实现复杂生产线的动态运行。最后,开发的仿真系统在某钢铁企业进行了应用实施,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纤维加筋红黏土强度特性影响因素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素红黏土和纤维加筋红黏土进行三轴试验,研究了影响纤维加筋红黏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纤维加筋红黏土的力学特性及筋材参数与纤维加筋红黏土强度间的关系。试验结果的抗剪强度指标表明,红黏土合理的加筋纤维长度在10~13 mm;加筋红黏土的强度随加筋纤维配合比的提高而增强;聚丙烯纤维的加筋效果好于涤棉纤维;加筋红黏土试件最终均呈现出鼓状变形和相互错动,没有明显的破裂面,不存在拉力破坏或黏着破坏;引入强度增强效果系数(ησ)能对纤维加筋红黏土抗剪强度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协同设计工作过程的效率评估中,针对效率评估研究模型缺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面向协同设计工作效率评估的基础分析模型。首先,研究网络化协同系统设计等工作过程的特征,然后,构建用于效率评估分析的基础分析模型。该模型针对集中式协同设计工作过程建立,包括了分析框架、过程视图、功能视图和信息视图,最后,以实验的方式,阐述该基础分析模型在效率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后植大直径锚栓系统的锚固性能,采用非线性数值分析和试验对比的方法,对其传力机理、破坏模式、粘结剪应力和承载能力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后植大直径锚栓的破坏模式表现为浅层锥体(或双锥体)和深部粘结破坏的混合模式;其粘结剪应力在承受较小轴向荷载时符合基于弹性理论的双曲函数分布,在接近极限荷载时趋于均匀分布,但粘结剪应力明显随锚栓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采用CCD修正公式来估算的后植大直径锚栓的承载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