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2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电工技术   242篇
综合类   189篇
化学工业   479篇
金属工艺   135篇
机械仪表   220篇
建筑科学   238篇
矿业工程   75篇
能源动力   40篇
轻工业   398篇
水利工程   127篇
石油天然气   167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2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5篇
冶金工业   119篇
原子能技术   40篇
自动化技术   3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以壳聚糖为原料经改性制备的巯基化壳聚糖为成膜基质,再添加结冷胶、甘油、氯化钙和纳他霉素,通过流延成膜制备复合膜。以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汽透过率以及透光率为考查指标,对结冷胶、甘油、氯化钙和纳他霉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PB)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对膜拉伸强度影响显著的因素以及最佳试验范围。最后以拉伸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出二次响应预测模型,优化出了复合膜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单一壳聚糖膜拉伸强度为0.928 MPa,但断裂伸长率仅为5.91%;单一巯基化壳聚糖膜拉伸强度仅为0.350 MPa,断裂伸长率为14.47%。当基础膜液中巯基化壳聚糖0.20 g,改性条件为结冷胶0.18 g,甘油1.00 g,氯化钙0.17 g,纳他霉素0.01 g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大,达到4.986±0.087 MPa;改性壳聚糖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得到显著提高(P<0.05)。本研究结果为改性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复合膜综合性能提高以及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天线与射频接口高度集成,传统的传导测试已无法适应新一代无线通信设备的测试要求,越来越多的射频性能指标需要采用空口而非传导方式进行测试.以误差幅度矢量(EVM)为代表,射频性能指标对于传统的空口测试系统及方法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紧缩场、近远场变换等新系统被用于替代传统的远场测试系统.文章结合3GPP及近年的相关参考文献,介绍了几种5G射频性能测试的空口测试方法并做了比较,着重讨论了EVM的定义、测试流程和校准方法等问题,展望了射频性能测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注塑机作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塑料件生产与制造设备,其智能化发展一直备受业界关注。伴随着航空航天、电力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如何实现对注塑件的高精度、高效率、绿色节能化生产,是目前注塑机的重要研制方向。本文针对注塑成型过程中采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难以保证跟踪控制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学习的注塑过程预测控制方法。在注塑机注射过程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创建带约束条件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对控制器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并用以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实现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控制的注射速度的跟踪预测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学习预测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避免注塑过程中因模型预测控制所产生的复杂计算,并满足工业实时性要求,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镀铬板的可焊性,用间歇电沉积法在钢板表面获得了呈粒状分布的铬镀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电流中断时间对粒状铬形貌和结晶取向的影响;然后利用库伦电解法测量了镀层的铬含量;最后通过测量接触电阻和观察焊接面评价了其可焊性.实验结果表明:粒状铬镀层呈现为分散粒状铬均匀分布在连续层状铬上,随电流中断时间的延长,粒状铬密度逐渐增加,焊接电阻逐渐变小.相比于连续电沉积,间歇电沉积所得铬镀层出现了铬(211)晶面的择优取向.相同电荷量下,间歇电沉积所得铬镀层的镀铬量比连续电沉积的要高.电流中断时,生成不连续的氧化膜使得层状铬局部钝化,而活性点优先放电形成分散的粒状铬.同一压力下,间歇电沉积所得镀铬板的接触电阻远小于连续电沉积的;一定焊接电流下,前者可以焊接,而后者不能.电流中断期间,局部钝化的出现有助于粒状铬的生成,使得镀铬板的可焊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硫热熔融浸渍工艺,用商品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硫复合材料,用于高比能量锂硫电池。商品石墨烯为多层结构,少层石墨烯中含有杂质,石墨烯以薄膜状包覆于硫颗粒表面。商品石墨烯可降低硫电极极化,提高Li+扩散系数,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多层石墨烯GA/硫、少层石墨烯GB/硫和纯硫电极以0.5 C在1.7~2.8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11.5 m Ah/g、710.6 m Ah/g和474.8 m Ah/g,第300次循环时仍分别有400.5 m Ah/g、316.3 m Ah/g和253.7 m Ah/g。  相似文献   
8.
420M钢(/%:0.18~0.23C,≤1.00Si,0.25~1.00Mn,≤0.020P,≤0.005S,12.0~14.OCr,≤0.50Mo,≤0.50Ni)的生产工艺流程为20 t EAF-AOD-LF-3 t锭-Φ190 mm管坯-Φ193 mm×29 mm毛管-ASSEL机组轧成Φ158.75 mm×25.4 mm管。因420M钢热塑性差,穿孔时顶头耗损大,毛管内壁易产生折叠,ASSEL轧管后易产生表面裂纹等缺陷。通过优化工艺,管坯加热温度从1 240~1 280℃降至1 150~1 250℃,采用含钼顶头代替中碳CrMo钢顶头,改进轧管工艺参数,轧后缓冷和退火,显著提高钢管表面质量,一次探伤合格率由不足50%提高至95%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钛铁试剂(邻苯二酚-3,5-二磺酸钠)与三价铁离子在p H=10之下的特效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价铬钝化液中铁杂质的质量浓度。以钝化液底色作为参比,用1 cm比色皿,在波长500 nm处测定显色溶液的吸光度。本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58%,回收率为97.7%~100%,满足监控三价铬钝化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黎德育  赵子微  孔德龙  李宁  WUGang 《表面技术》2018,47(11):239-244
目的 方便快捷地研究高速电镀锡工艺,有效实现赫尔槽在高速镀锡液中的研究应用。方法 开发一种高速赫尔槽装置,以研究MSA高速镀锡工艺条件(温度、电流密度和流速)。采用增重法对不同电流密度下的镀液电流效率进行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微观形貌和结晶取向进行分析。结果 提高MSA镀锡电解液平行液流流速,工作电流密度可提高到40 A/dm2,电流效率仍达90%以上。MSA高速镀锡的电镀工艺为:流速>146 cm/s,温度40~60 ℃,电流密度20~40 A/dm2。经实验验证,平板电极中镀液流速与阴极极限电流密度存在正比关系,与旋转圆盘电极极限扩散电流密度公式相似。高速下沉积厚度相同的锡镀层,随着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加,镀层晶面择优取向由(220)晶面转变为(321)晶面。 结论 相较于在静态赫尔槽试验中研究电镀工艺对镀液性能的影响,该设计可更好地反映实际生产的真实情况,可应用于电镀试验和工厂生产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