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07篇
  免费   1411篇
  国内免费   687篇
电工技术   1028篇
综合类   2632篇
化学工业   12181篇
金属工艺   5168篇
机械仪表   3445篇
建筑科学   2602篇
矿业工程   754篇
能源动力   1269篇
轻工业   3823篇
水利工程   1392篇
石油天然气   638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97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900篇
冶金工业   2919篇
原子能技术   299篇
自动化技术   2595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4562篇
  2017年   13509篇
  2016年   10053篇
  2015年   763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3457篇
  2011年   9741篇
  2010年   8582篇
  2009年   5817篇
  2008年   7037篇
  2007年   8050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1494篇
  2004年   1295篇
  2003年   1362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69年   24篇
  1968年   43篇
  1967年   33篇
  1966年   42篇
  1965年   44篇
  1963年   28篇
  1962年   22篇
  1961年   18篇
  1960年   30篇
  1959年   35篇
  1958年   37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34篇
  1955年   63篇
  1954年   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西班牙太阳能烟囱电站为原型,采用太阳射线追踪法加载太阳辐射,对太阳能烟囱电站和风力增压型太阳能烟囱电站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探讨烟囱阴影下系统的流场特性和太阳入射角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囱阴影区蓄热层表面、集热棚表面温度突降,导致热气流与蓄热层表面、集热棚表面进行对流换热,造成热量损失;随着太阳入射角增加,系统轴功率和集热棚效率均明显下降;风力增压装置形成的出口负压可以削弱阴影所造成的气流掺混等不利影响,因而风力增压型太阳能烟囱电站涡轮机轴功率的变化幅度相对常规太阳能烟囱电站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下连续墙的广泛应用,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为了保证地下连续墙钢筋笼顺利完成吊装作业,在吊装前采用弯矩平衡原理等力学方法,对地下连续墙吊装的设备选型、工具强度以及吊点位置等进行计算,验证了拟采用设备规格及参数均满足吊装安全及质量要求,既避免了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也为后续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吊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超薄沥青罩面技术是一种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其具有抗滑、降噪等路用性,养护成本低,工期短等特点。基于前期调研以及实地勘察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高和易性超薄沥青罩面为主的预防性养护方案。实践结果表明,高和易性超薄沥青罩面技术在地方公路养护工程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结构非常复杂,塔门的存在对整体塔筒的力学特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门洞处水平承载力研究。参照《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和美国混凝土协会标准(ACI307-08)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塔架门洞处截面极限状态验算,对比了不同规范所采用的计算方法的优缺点。采用ANSYS建立了相应的预应力混凝土塔架有限元模型,对决定截面抗弯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研究,即受压区的半角系数α或ACI308-08标准中采用的中性轴角度α。结果表明,采用《高耸结构设计规范》并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塔架门洞截面处的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5.
Homogeneous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s of methacrolein (MAL) and isopropanol to methallyl alcohol (MAA) were investigated in batch reactor (Conv. 89%, Select 93.1%) and tubular reactor (Conv. 88.1%, Select 95%) using aluminum isopropoxide (Al(OPri)3) as catalyst. Kinetic experiments on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s and reaction order were investigated in batch reactor and tubular reactor.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of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MAA from product mixture after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was simulated with Aspen Plus software; theoretical stages, reflux ratio, and feed stage of distillation tower were optimize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viable reaction pathway and to probe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between reactants and catalyst, including dehydrogenation, coupling, and hydrogenation reaction. Microscopic mechanisms of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from MAA to MAL were acquired in detail and could be easily extended to other series of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石油及石化产品分析检测相关标准技术的调研与收集,以及相关检测仪器特点的分析,对目前包括润滑油、汽油、柴油、煤油、石蜡、石化聚合物、原油等样品类型,共计80个样品在现有仪器上进行测试,使用标准方法对样品中碳、氢、氮、硫元素进行检测,获取样品的检测时间、含量结果、仪器条件等参数,为相关仪器检测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在安卓平台上构建医用图像采集系统的开发个案,分析通过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核心安卓设备通过拍照获得化验单数据后进行文本识别并提交智慧医疗系统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通过二值化算法形成低阈值图像数据,使用卷积神经元网络算法对文本进行逐一识别,使用K-means算法对识别后的单字文本进行字段记录值的整合并形成元数据库服务于其他智慧医疗系统模块。在使用9000组数据对神经元网络进行前期训练的前提下,该系统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9.5%以上。本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未来智慧医疗的系统开发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45钢为基材,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和铸造工艺成功制备了WC颗粒增强表层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浇铸工艺参数对表层WC/Fe复合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界面结合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铸量的增加,锭模的数值模拟温度可达1493 ℃,高温停留时间约734 s,为实现钢液与WC/Fe复合材料冶金结合提供有利条件,但是过高的浇铸量使WC/Fe复合材料的组织发生明显的变化,几乎观察不到WC增强相,组织出现大量鱼骨状碳化物Fe3W3C。当浇铸量控制在锭模体积的2/5时,可得到良好的WC/Fe复合材料与基材的宏观界面,界面反应产物Fe3W3C增加,但是增强颗粒仍保留了浇铸前的原始形貌。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几何测距的船桥主动防撞方法。该方法对船的改动量甚微,仅需维持多项距离矩阵,通过告警逻辑矩阵进行展示与告警,能起到很好的船桥防撞提示效果。  相似文献   
10.
The past 20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rapid growth of photonic integration circuits(PIC)technology,which has been warmly embraced by both academia and the industry.Powered by the advanced development in material growth,processing,and design capability,the PIC technology now covers multiple material platforms,including III–V(InP,GaAs),silicon,silica,lithium niobate on insulator(LNOI)polymer,etc.The integration level has evolved from a single functional device to thousands of components on-chip.The increase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PICs have become an energetic booster fo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