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地层能量衰竭明显,氮气驱可以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并增强采出能力;但只有合适的注入速度、注入时机和注入方式等才能使氮气驱达到最好的驱替效果。利用地质构造和生产动态资料建立缝洞型油藏的二维可视化地层仿真剖面模型,在室内底水能量不足时,进行了氮气驱注入速度、注入时机和注入方式等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氮气驱注入速度对波及范围和气窜控制有较大的影响,过大过小都会使最终采收率偏低;氮气驱注入时机的早晚影响水驱效果,进而影响采收率,注入时机过早水驱效果差,注入时机过晚气驱效果差;连续氮气驱、氮气—水交替、氮气—活性水交替等注入方式可以将采收率从20%分别提高到47.09%,60.08%和61.45%。  相似文献   
2.
复合体系各组分对油水界面剪切粘弹性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复合体系各组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油水界面剪切粘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Physica MCR301型流变仪测量了不同化学驱油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剪切粘弹性。结果表明,原油和去离子水可以形成较坚固的界面膜,有较高的界面剪切粘弹性;少量表面活性剂(如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加入就会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剪切粘弹性,在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质量浓度越大,界面剪切粘弹性越低,在较高的质量浓度(如3 000 mg/L)和较高的振荡角频率(如1 rad/s)下,界面储能模量超出仪器测量下限;碱会严重破坏油水界面膜,使界面的损耗模量大幅度降低,界面的储能模量超出仪器测量下限,但是有机碱对界面膜的伤害要小于无机碱;聚合物的加入也会对油水界面剪切粘弹性产生影响,形成的界面膜抗剪切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复合驱油体系对原油的乳化作用可启动微观残余油,从而提高驱油效率。为了确定乳化作用对残余油的启动机制以及实现这几种启动方式所需的条件,采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配合图像处理软件分析乳状液性质,以制备的乳状液作为驱替剂进行微观刻蚀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主要存在3种机制,即分散启动、携带启动和微流调节启动;微流调节启动机制通过乳状液颗粒堵塞作用和贾敏效应的叠加,可提高局部渗流阻力,改变微观液流方向,但对乳状液的颗粒数密度有一定要求;通过调整驱替剂的配方、注入时机和注入量可对乳状液的颗粒数密度进行调整,从而充分发挥乳状液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研究成果有助于化学复合驱理论的完善,并指导复合驱配方与注入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油田用非离子型及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国内外油田用非离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非离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进展,并探讨了两种表面活性剂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CO2在多孔介质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注CO2开采原油时CO2在地层中的扩散系数,采用一维扩散的数学模型,利用一维菲克第二定律和连续性方程推导出了CO2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设计了多孔介质采用露头砂填充,实验模型装置水平放置而消除了"对流扩散"的影响,室内测定CO2扩散系数的双测压点的1 m长的物理模拟装置,得出了在60℃时不同压力下的扩散系数,实验条件更符合矿场实际,研究规律可用于矿场CO2驱过程中的参数优选。  相似文献   
6.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渗流空间,连通方式复杂,非均质性强。CO_2吞吐及CO_2驱替可通过补充地层能量及溶解降粘作用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根据现场地质资料,设计并制作室内三维仿真物理模型以模拟典型缝洞油藏单元,通过室内实验模拟CO_2吞吐及CO_2驱替过程,分析生产动态,考察高、低部位井CO_2吞吐的增产效果,并对比高、低部位井CO_2吞吐与驱替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替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底水与次生气顶间的相互作用及井位优势,高部位井CO_2吞吐比低部位井CO_2吞吐采收率高16.09%;利用吞吐与驱替过程中不同的气体控制范围,高、低部位井CO_2吞吐采收率比CO_2驱替采收率分别高8.07%和5.01%,CO_2吞吐效果优于CO_2驱替效果。  相似文献   
7.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具有非均质性强、缝洞结构复杂的特点,气驱是该类油藏重要的开发方式之一。为探索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气驱动态特征、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建立二维典型缝洞可视化模型,研究不同类型剩余油启动效果,并结合氮气驱物理模拟驱油效果定量对比,分析氮气驱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氮气驱可进一步启动水驱未波及区域的剩余油;氮气驱效果及油、气、水流动特征受到溶洞充填方式、原油粘度和底水能量等因素影响,溶洞充填方式主要影响流体的渗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氮气驱波及范围;原油粘度和底水能量影响氮气和底水的相互作用,改变压力场的分布;在强底水作用下,水窜更为明显,但能改善氮气驱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调堵剂的动态成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部封堵技术是改善窜流型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体系是新型的聚合物凝胶调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模拟了吉林扶余油田的基质和高渗透条带,研究了这种调堵剂在油藏运穆过程中的动态成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调堵剂在运移过程中仍能形成凝胶,其初始成胶时间与在静态条件下基本相同,但完全成胶时间比在静态条件下长;调堵剂完全成胶后,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封堵系数高达30000。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磁化前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测量,探讨了聚合物磁化增粘机理。同时,通过岩心驱油实验,对磁化作用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磁处理方式及磁化作用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溶液在油藏孔隙中的流动及微观驱油机理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研究了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在盲端孔隙模型中的流动与驱替特性。微观流动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均表明,随着事物溶液粘性弹增强(Weissenberg数增大),在孔隙盲端及喉道中的粘弹性涡流加剧,涡流区域也随之扩大;计算得到的粘弹涡特征与Cochrane等给出的实验结果在定性规律上是一致性。这种粘弹涡可将孔隙盲端和喉道中的部位科油分散成油滴或油丝并携带至主流区,使之成为可驱动原油。所以,这种粘弹涡流效应是聚合物溶液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