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36篇
建筑科学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北宋末大型御用建盏的传世完器至今全球未见,80年代末以来窑址陆续有若干残片出土。本文根据9个标本研究了其器形、供御款和进盏款的刻制或压印的方式,以XRF测定其胎,釉化学组成并与一般建盏比较。以POM和TEM研究其胎、釉的显微结构,指出其CAS_2→晶间液和分离→氧化铁析晶以及釉下分相→釉而上氧化铁析晶的两种兔毫形成机理与一般建盏相同。文中特别阐明了“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的御用黑釉玉毫盏的形成原因是釉面和近釉面CAS_2晶花析晶使入射光发生表面反光散射效应和内散射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2.
一、绪言近年来我国陶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形神皆如青铜器,实可乱真,故称之为仿古青铜陶器.其精美的工艺品已出现于国际市场.这是宜兴紫砂工艺界在传统工艺上的突破.要掌握这种新制品的工艺及其生产规律,就必须对使用这一成功的工艺方法所发育出的整个器物的结构加以详细的研究,了解它的内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中国古代名瓷中最负盛名的黑釉瓷品种是建盏,即国际上通称的建天目。建窑所出的茶盏绝大多数为兔毫盏,油滴盏也不多见,而最稀少最珍贵的则是耀变天目盏。目前曜变天目在世界上的传世品已是凤毛麟角,为全球之宝,故自十九世纪以来不时有人仿制,但被公认为成功之作的极少。其原因一方面是掌握烧制曜变釉的工艺规律相当困难,另一方面,曜变天目釉的传世品及其外观亦颇难一见。因此,甚么样才算是曜变天目也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相似文献   
4.
根据90年代以来仅有的三块出土稀珍油滴残片的科学研究结果,间接论证了国宝油滴天目的特质。这类稀珍油滴建盏釉的化学组成与其他建盏显著不同,其特点为低Fe_2O_3、低Al_2O_3和高SiO_2。油滴斑的形成与建盏釉的沸腾效应密切相关。在仿制时,除了适当的釉配方之外,关键在于适当工艺条件下改善油滴斑发育所形成的显微结构与选择若干加入物以提高其镜而反射率。  相似文献   
5.
艺术形象受液相分离机理所控制的现代色釉,目前只有铁红釉一种。电镜下发现:第一次分相的孤立小滴中α-Fe_2O_3析晶于相界处,分泌出的贫Fe液相仍与连续相不混溶。 以铸铁屑和长石预先制成熔块,骨灰含量为20%的釉,具有多次液相分离并且呈现正、反两种结构。化学腐蚀和OM、SEM观察都表明:第一、二、三次分离的两液相相界之间都有包膜。其组成在定性上是富Fe、Si而贫Ca、P;在定量上各次分离的包膜则有差异。 以第二次分离的正结构为例,EPMA和EDXA定性和半定量的结果表明:孤立相富Si、Al、K,主要是铝硅酸盐玻璃;连续相富Fe、Ca、P、Mg,是硅磷酸盐玻璃。在同次分离的情况下,2价修饰子Ca、Mg、Fe与形成子P大部分集中于某一相中而不管其为孤立相或连续相。 强调研究新的工艺参数对分相的影响以及Ni、Co、Cu 等3d过渡元素在各相中的分配,对发展这类艺术色釉新产品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喷涂生物活性梯度涂层的残余应力与结合强度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研究设计的生物活性梯度涂层材料,通过降低涂层与基体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值,并对喷涂后的涂层材料进行适当热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涂层的残余应力,涂层结合强度可达38MPa左右.本实验采用X射线sin2Ψ法对涂层残余应力进行测试,探讨涂层残余应力与结合强度的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7.
铁红釉的液相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序言近年来,我国陶瓷界生产了一种深受国内外欢迎的铁红釉产品。这种釉在氧化气氛下烧成时呈现出所谓海参棕的深沉色彩,其上布有蚕豆大的橘红色斑块,整个器物具有珍奇、高贵和庄重的外观。图1.1。在还原气氛下,海参棕颜色变黑,在适当的烧成条件下橘红色花斑变化不大。因此,生产工艺比较容易控制,成品率高。在景德镇地区,几乎各个陶瓷厂都有制造,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已经系统地研究了这种釉的工艺制造规律并且进一步观察其显微结构[1][2]。这种釉在化学组成和配方上也略与国外的[3]相似。  相似文献   
8.
唐代花瓷的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M、DTEM和化学分析法研究了唐代花瓷胎、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发现其乳光斑釉是比宋钧更早出现的分相釉。同属K_2O·NaO_2·CaO·MgO·Al_2O_3·SiO_2系统。花瓷是先施黑釉料后再施白釉料在1260~1300℃一次烧成。富CaO、K_2O白釉料的加入使黑釉料成分移向该系统的分相区。分离的孤立小滴粒度分布曲线范围很窄,峰值为800A。这些散射粒子是造成乳光现象的原因。乳光釉还发生了第二次分离现象。唐代花瓷胎的组成和结构与钧瓷胎接近,但所用原料较次。  相似文献   
9.
(一) 绪言浙江省衢州瓷厂自1979年夏以来研究和试制了一种新颖的细瓷器。目前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他们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因三次得奖而为各领导部门所肯定。试制产品经过在旅游事业方面的试销,不论销售金额和售品数量都是相当可观的,而且深受外宾和华侨的普遍喜爱。因此莹白瓷是目前在国内异军突起的一种新的细瓷品种,如果能够一方面在工艺技术上精益求精,另一方  相似文献   
10.
元大都哥窑型和青瓷残片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光、超视显微术和电子、扫描电子显微术研究了元大都出土的哥窑型和青瓷残片的显微结构。结果证实哥窑型釉是一种析出钙斜长石柱状雏晶的结晶釉。钙长石的析晶是哥窑型釉产生乳浊性和釉裂的主要原因。该出土的青瓷釉与哥窑型釉在化学成分上相似,其CaO含量甚至更高。但物理化学分析研究表明,两者所处的CaO-Al_2O_3-SiO_2参考相图中的初晶区截然不同,青瓷的显微结构基本上保持玻璃釉的性质而在外观上另具一格。发现哥窑型釉中析出的钙长石晶体之间有散射微粒,实验证明,它是一种尺寸<2000A的亚显微空泡或气泡。详细研究了出土残片的瓷胎的显微结构,说明了它们所用原料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