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一些地区开始推广使用多孔砖,随着节能形势发展和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多孔砖的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即采用多孔砖砌体不但可以节约粘土资源,还可以节约能源,同时有效地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降低基础及结构体系的造价,使建筑工程获得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目前在广大地区占优势的还是粘土多孔砖,对其它节能材料制成的多孔砖,如充分利用工业废料的烧结煤矸石多孔砖等也应得到推广使用。为此,本研究以徐州地区煤矸石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试验研究了孔洞率大于30%、工业废渣掺量超过80%的JDMI型烧结多孔砖…  相似文献   
2.
对碳纤维布约束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了轴压性能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碳纤维布的包裹方式及碳纤维布抗拉强度等因素对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及变形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碳纤维布约束加固效果将会降低,碳纤维布强度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也逐渐降低。在混凝土强度较低的情况下,采用高强一级碳纤维布加固效果较好;在相同碳纤维布体积加固率的条件下,采用全包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的加固方式比间隔包裹碳纤维布条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四川丹巴磨子沟金矿成矿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西部丹巴地区的地质构造总体以背斜为主,区内顺层韧性剪切高应带及破碎带发育。并大量出露矿化石英脉。矿区岩性主要是深灰色、灰色炭质板岩、页岩、千枚岩、片岩组成的复理式建造,赋矿岩石、矿化形成、矿物组合、及元素组成。均可与穆龙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具有了穆龙套金矿典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探讨米仓山和龙门山成生关系对于研究油气保存极为重要.对龙门山和米仓山接合部位叠加褶皱特征以及应力场恢复研究,表明该区域发育3组构造形迹,至少经历了4次构造作用.米仓山构造变形具有继承性,在晚三叠世第一期近S-N向挤压应力场下,形成了米仓山早期的隆起;晓白垩世-古新世的近S-N挤压应力场才使得米仓山急剧隆升;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变形启动时间稍微滞后于米仓山,但其主体变形却早于米仓山大规模隆起的时间;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构造变形均是多期次、向盆内逐级递进扩展,总体表现为交替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筒要叙述某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室的空蚀损坏情况,用不同胶粘材料对空蚀损坏面进行修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的方法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的工程实践,探讨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柱在轴压比满足不了抗震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如何选用合适的加固设计理论及方法对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柱进行设计,并总结了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加固柱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丹巴磨子沟金矿区的地质构造总体是以热穹窿所形成铜炉房背斜为主,核部主要为一套成矿的炭质千枚岩层。岩浆岩、变质变形带及构造联合控制矿体的形成,区内顺层韧性剪切高应力带与破碎带广泛发育。主要储矿构造是在一组雁列式排布的北东南西向构造及近东西向发育的次级断裂,以矿化石英脉的形式展布。由于炭质千枚岩层对金有吸附作用,矿化石英脉中所带的矿化热液在通过炭质千枚岩层时,致使金滞留富集,而形成囊状、透镜状、似层状金矿体。本区的赋矿岩石、矿化形成阶段、矿物组合及元素组成,均可与穆龙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具有了穆龙套金矿典型地质特征,成矿前景在深部及矿区外围都会有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黄耀宗 《电世界》2009,(11):34-35
在35kV电网发生单相断线故障时,将对并网运行的发电机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下面以电网发生单相断线故障,对并在网中的一梯级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具体影响实例,分析对并网运行机组的危害和对故障位置的判断及查找。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的方法提高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的工程实践,来探讨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柱在轴压比满足不了抗震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如何选用合适的加固设计理论及方法对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柱进行设计,并总结了碳纤维布约束混凝土加固柱的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对比探讨了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硫酸-紫外法、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藤茶中多糖含量的准确性,利用单因素试验对4种方法的关键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方法学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比较,再用最佳实验条件检测藤茶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用于藤茶多糖测定的最佳方法为苯酚-硫酸法,其最适紫外检测波长为485.5 nm,以葡萄糖为标准在0.1~0.6 mg/mL范围内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0.5 mL藤茶粗多糖溶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反应体系中,在500 μL浓硫酸、600 μL 5wt%苯酚溶液、60 ℃水浴温度和20 min水浴时间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得其多糖含量为59.43%,其精密度最高(RSD 0.18%),稳定性最好(RSD 0.30%)。最后测得藤茶中幼嫩茎叶和粗老茎叶的多糖含量为9.87~10.47 mg/g和29.77~30.47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