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氧苄羟胺盐酸盐的方便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苄羟胺(或其盐酸盐,4)是一种用途广泛且价格较昂贵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不但可代替羟胺用作合成羟肟酸类、胺类、肟类的原料,并可避免盐酸羟胺在亲核反应中的复杂性。合成氧苄羟胺盐酸盐的方法有两种,但两种方法都存在产率低、操作繁琐等缺点。我们参考文献方法,在后处理上做了改进,经3步反应以80%的总收率方便地合成了氧苄羟胺盐酸盐4。  相似文献   
2.
倪利炜  梁爱民  杜振亭 《材料保护》2012,45(9):25-28,38,7
为了全面了解热处理温度对Cr—C—Cu电镀层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XPS,XRD,MH-5.VM显微硬度仪和SRV-I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镀层的形貌、成分、硬度及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三价铬镀铬液中掺入铜离子更易获得平整均匀的镀层;Cr—C-Cu镀层镀态及其200oC热处理后的主要物相为非晶相,400℃热处理后的主要物相为具有面心立方Cu(fCCCu)晶格的Cr-Cu固溶体合金相,600oC热处理后的Cr—C—Cu镀层中的主要物相转变为具有体心立方Cr(bCCCr)晶格的Cr.Cu固溶体合金相;Cu原子在Cr—C—Cu镀层中以金属键的形式存在;Cr—C-Cu镀层镀态时具有最佳的抗磨损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抗磨损性能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经400℃热处理后的镀层抗磨性最差;Cr—C—Cu镀层在镀态和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抗磨性能均优于同样条件下的Cr—C镀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谷斑皮蠹性信息素的立体选择性合成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R)-2-甲基丁醇为手性原料,结合常见试剂1,3-丙二醇及1,8-辛二醇,主要通过Mitsnobu反应、Julia烯基化反应、戴斯-马丁氧化、Corey-Fush反应、端基炔与碘代烷烃耦联、Linlar Pd催化加氢等反应,合成谷斑皮蠹信息素(R,Z)-14-甲基十六碳-8-烯-1-醛。[结果]立体合成谷斑皮蠹信息素(R,Z)-14-甲基十六碳-8-烯-1-醛,反应总收率为3.3%[以(R)-2-甲基-1-丁醇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