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5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蒽醌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重要中间体蒽醌的应用以及传统工业生产方法,评价了苯酐法、氧化法及萘醌法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采用苯酐为起始原料通过两步法或一步法合成蒽醌的研究新进展,认为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可使蒽醌的合成过程绿色化,并可再生重复使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电荷调节剂(charge control agent,CCA)作为一种重要的改变墨粉带电特性与起电速率的添加剂,逐渐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墨粉所用的几类传统电荷调节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文中指出按照电性的不同,CCA可分为正电性与负电性两大类。在传统CCA中,正电性CCA包括苯胺黑类与季铵盐类,前者由于本身具有颜色无法应用到彩色打印中,而季铵盐类因其合成简单、色彩较浅等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正电性CCA。负电性CCA包括偶氮金属络合物类与叔丁基水杨酸金属络合物类,其中后者因其带电量稳定、在树脂中分散性好且无色的优点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统CCA。近年来,金属络合物型CCA由于在高温状态下不稳定的缺点使结构中不含金属离子的新型CCA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由于对环境无害及高画质的要求提高,生物基材料型CCA与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CCA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东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与中国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大的3个CCA生产商,而前两家公司目前占据全球80%以上的份额,因此研究发展高端显像信息化学品仍然是我国墨粉行业的重要任务。文章针对未来如何解决不含金属离子的电荷调节剂合成成本过高的问题,指出发展更具价格竞争力、带电性能充分、对环境无害、面向彩色打印的无色电荷调节剂将成为电荷调节剂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HZ-1沸石替代传统均相酸催化剂,在液-固多相催化的间歇式反应条件下,通过一步反应催化合成了2-甲基蒽醌。并考察了HZ-1沸石交换次数等制备条件和催化剂用量对甲苯的苯甲酰化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用量为2.5g,反应温度为250℃时,邻苯二甲酸酐的转化率达到71.4%,2-甲基蒽醌的选择性为89.0%。二次交换沸石的催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荧光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萘酰亚胺为荧光母体、酰胺基团为连接基,将萘酰亚胺引入到典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设计并合成了两种荧光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合物(Ⅲa和Ⅲb),并用质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量了化合物Ⅲa和Ⅲb的荧光及表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不仅具有传统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而且还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化合物Ⅲa和Ⅲb在水溶液中的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40,543nm,激发波长均为452nm;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148×10-5,4.070×10-6m ol/L;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31.29,31.73mN/m;浊点分别为40.1,44.2℃。  相似文献   
5.
分析某市现加工即食豆浆中脲酶、总固形物、蛋白质等理化指标,探讨豆浆的理化品质情况,对食用豆浆品质现状做出评价。结果表明,37%的豆浆存在不同程度的阳性脲酶(17%弱阳性,12%阳性,5%次强阳性,3%强阳性),存在安全隐患;蛋白质含量、总固形物、脲酶达不到标准的豆浆达41.46%,达标率较低。从理化指标的角度评价,此市现加工即食豆浆符合标准率低,理化品质低,即营养价值较低,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含量偏低,同时存在较高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6.
乳液聚合中的反应型乳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反应型乳化剂的最近研究进展,并简述了其结构、分类和特点。探讨了可聚合乳化剂应用效果的几个影响因素和最佳可聚合乳化剂行为。对设计和使用可聚合乳化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氯蔗糖是迄今为止人类开发的一种最完美的强力甜味剂,蔗糖-6-酯是制备三氯蔗糖的重要中间体,蔗糖-6-酯的制备是合成三氯蔗糖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提高蔗糖-6-酯的纯度和收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蔗糖-6-酯的三类合成方法:直接酯化法,二丁基氧化锡法和酶法,综述了其研究进展;通过对每一类方法的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直接酯化法一步反应、操作简单,但产物难以提纯、收率低,成本相对较高;二丁基氧化锡法反应步骤稍多,但操作简单、产物易于分离提纯、收率高,利于工业化;酶法反应路线短,无有机溶剂、污染小,但酶的活性较低、反应周期长、费用高,产物分离提纯较难、收率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