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超细晶粒钢依靠微米级或亚微米级的铁素体,使钢的强度和韧性大大提高。本文分析了超细晶粒钢的焊接性及激光焊接的特点,进行了超细晶粒钢的激光焊接试验,并与等离子弧焊接、MAG焊接进行了比较,超细晶粒钢激光焊接接头粗晶区有较好的韧性,采用较小的激光功率并配合较慢的焊接速度,可减小粗晶区硬化倾向。终轧温度较高的SS400钢激光焊接接头强度高于母材,深度轧制钢激光焊接接头出现再结晶软化区,当软化区宽度较窄时,不影响整体接头强度,SS400钢和深度轧制钢激光焊接接头均有好的弯曲塑性。 相似文献
3.
4.
5.
研究了低碳钢、普通市售X65钢和高洁净度X65钢三种超细晶粒钢焊接HAZ的晶粒长大倾向。试验结果表明,这些超细晶粒钢都具有严重的晶粒长大倾向;低碳超细晶粒钢比X65超细晶粒钢有更为严重的晶粒长大,这是因为前者不含有能阻碍晶粒长大的稳定碳、氮化物形成元素Nb和Ti,而后者中含有这些元素;高洁净度X65超细晶粒钢的HAZ晶粒长大倾向小于普通市售X65超细晶粒钢。这是因为钢中杂质元素含量越多,α→γ转变温度越低,即Ac3点越低,在同样的焊接热循环条件下,普通市售X65超细晶粒钢中的γ晶粒在高温停留时间就越长,晶粒长大的程度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热输入对X65钢焊缝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地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X65钢焊缝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输入对焊缝金属组织及性能有显著影响。对于焊缝结晶组织,随着热输入的增加,柱状晶比例减小,等轴晶比例增大,柱状晶宽度增大,对于焊缝室温组织,随着热输入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有所增加,侧板条铁素体减少,针状铁素体先增加,但当焊接热输入达到2022J/mm后,针状铁素体量反而减少。焊缝金属低温冲击吸收功随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大,当热输入达到2022J/mm后,则随热输入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超细晶粒钢的强度和韧性比普通晶粒钢有大幅度的提高,其焊接性是该钢能否获得广泛应用的关键。通过采用实际焊接和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超细晶粒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晶粒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与普通晶粒钢相近,在热影响区和母材之间存在一再结晶软化区,板厚小于3mm时,粗晶热影响区的裂纹扩展吸收能大于母材,板厚大于5mm时,粗晶热影响区韧性比母材有较大幅度降低。对影响粗晶热影响区韧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超级钢焊接接头粗晶区的精细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超级钢的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脉冲焊三种焊接参数下的焊接接头粗晶区的精细结构,并测量了显微硬度沿焊缝的分布.结果表明:三种焊接参数下的热影响区中均未出现软化现象;随着热输入线能量的升高,粗晶区中的铁素体形态和碳化物的形态、分布和取向也变得复杂多样.在线能量低的接头粗晶区中,铁素体以块状为主,碳化物数量较少,呈粒状;在线能量较高的接头粗晶区中,铁素体以板条状为主,并在其上分布大量等轴状的亚单元,碳化物分布在亚单元的边界上或亚单元内部;在线能量高的接头粗晶区中,铁素体为板条状、块状,碳化物呈粒状,棒状等平行地分布在铁素体上,并与板条长轴呈不同的夹角。 相似文献
9.
10.
系统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新一代800MPa级高强度结构钢(RPC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最新研制的超低碳贝氏体焊丝焊接800MPa级RPC钢获得了强韧性匹配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一次柱状品的宽度随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大,焊缝金属二次组织中基本上消除了先共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组成焊缝的基本类型为板条贝氏体、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随着热输入的增大,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低温冲击韧度则先升高,然后又下降;在热输入为20kJ/cm时焊缝金属低温韧性出现峰值与焊缝获得细小密集的针状铁素体组织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