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7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g-Al-Sn钎料及其AZ61A镁合金钎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热分析等手段分析了Mg58.5Al31.5Sn10和Mg58.5Al31.5Sn10RE两种钎料及其钎焊AZ61A镁合金对接接头组织性能. 结果表明,Mg58.5Al31.5Sn10钎料及其钎缝组织主要由块状Mg2Sn和(Mg17Al12+Mg2Sn)二元共晶相组成,并含有少量三元共晶相(Mg17Al12+Mg2Sn+α-Mg). Mg58.5Al31.5Sn10RE钎料及其钎缝组织中未发现块状Mg2Sn相,其组织主要由(Mg17Al12+Mg2Sn+α-Mg)三元共晶和(Mg17Al12+Mg2Sn)二元共晶相及少量Al-RE组成. 和Mg58.5Al31.5Sn10钎料相比,Mg58.5Al31.5Sn10RE组织更加均匀细小,固液相线温度明显降低,熔程缩短了6 ℃,铺展面积提高了5.4%,对接接头平均抗拉强度提高了8.6%,二者拉伸断口形貌均呈现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2.
石墨形态和氧化夹杂对灰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灰铸铁中石墨长宽比和氧化物夹杂物含量对抗拉强度及杨氏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石墨长宽比对灰铸铁的抗拉强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减小石墨长宽比对提高杨氏模量有利。氧化夹杂对灰铸铁的杨氏模量有明显的影响,夹杂越少,其杨氏模量相对越高。减少氧化夹杂将有利于提高灰铸铁的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弧熔钎焊的方法,可使镁合金接头上部离电弧较近受热熔化呈熔焊,接头下部离电弧较远呈钎焊。外加交流磁场后,电弧对熔池的搅拌作用可促进钎料的流动,增强其润湿性,从而使钎料填满板材缝隙。当励磁电压为30V,氦气与氩气体积比为1∶1,焊接电流90A,焊接速度120mm/min时,可得到钎缝成形美观、抗拉强度达到母材35%的钎焊接头,拉伸断口为韧-脆混合断裂。  相似文献   
4.
前处理工艺对镁合金化学镀Ni-P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和性能检测的方法,分析了表调、活化和浸锌等前处理工艺对镁合金化学镀Ni-P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调可使晶界凸出于α-Mg基体,降低镁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化学镀层的结合强度.活化及浸锌后,促进了化学镀的进行.按表调、活化、一次浸锌、退镀、二次浸锌的工艺进行前处理后实施化学镀,得到的Ni-P镀层致密、平整,与基体结合力强,有效提高了镁合金表面耐蚀性及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5.
镁合金电镀锌前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组织分析和性能检测研究了AZ31镁合金表面电镀锌的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按活化、一次浸锌、退镀、二次浸锌的工艺,得到了均匀致密的浸锌层,其裸露的单质锌作为形核核心,促进了后续电镀.得到的镀锌层平整致密、外形美观,与基体结合力强,有效地提高了镁合金表面装饰性、抗腐蚀性和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织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艺措施对液态机械搅拌铸造法制备的SiCp/6061A1复合材料中SiC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状态下650℃预处理3h.可提高SiC颗粒表面的活性,改善增强颗粒与铝液之间的润湿性;在Ar气流量0.4 m3/h.温度760℃,搅拌速度1500 r/min,搅拌时间25rain的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增强颗粒分布均匀、气孔和夹渣极少的铝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对35Mn2V钢中TiN和V(CxN1-x)在奥氏体中的平衡固溶量及V(CxN1-x)中的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并研究了碳、氮、钒含量变化对奥氏体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基于钢中各析出相之间的相互溶解现象,分析了实际生产用钢中碳氮化物的类型及析出次序.结果表明:该钢中的V(CxN1-x)最高析出温度为955℃左右,在900~750℃范围内,V(CxN1-x)析出量显著增加,并且在900 ℃以下V(CxN1-x)中的x≥0.5;钢中碳、氮、钒含量的波动对钒的析出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单独与复合添加V/Nb/Al元素对Q345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规律。以ASTM晶粒度级别等于6.0定义实验用钢的实用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结果表明:和Fe-V处理相比,以VN12进行微合金化可使Q345钢的奥体氏晶粒粗化温度提高约40℃;和Fe-Nb处理相比,Nb和V复合加入对Q345钢晶粒粗化温度无显著影响;Al微合金化Q345钢中复合添加微量Nb对其晶粒粗化温度无明显影响。Nb、V、Al的抗奥氏体晶粒粗化能力依次为:Nb>Al>V。  相似文献   
9.
通过SEM、XRD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的Cs F-A1F3钎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流布形态、去膜性能及对钎料的润湿性。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钎剂显微组织中絮状物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棒条状及块状组织。465℃处理的钎剂出现了新相Al2O3。流布试验中,钎剂均在纯铝板表面产生润湿环;随温度的升高,流布面积升高,而钎剂对钎料的润湿性下降;465℃处理钎剂的流布面积较空白钎剂提高11.5%,而润湿面积较空白钎剂下降了29.9%。去膜试验中,随深度的增加,O和Zn含量均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且采用285℃处理的钎剂时Z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试验方法和设备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挤压态Zn-2Al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保温时间40 min条件下,横截面组织经100℃退火组织晶粒变得均匀细小,175℃时相较100℃组织无明显变化; 250℃时,出现细小的等轴晶,部分晶粒出现异常长大; 325℃时,晶粒长大,出现等轴晶;纵截面组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变形条带组织逐渐变宽,250℃时消失,条带组织逐渐变得均匀弥散。钎料的显微硬度与抗拉强度变化趋势类似,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继续减小,经100℃退火后组织晶粒最为细小均匀;抗拉强度与显微硬度最高,分别为53. 5 MPa和43. 7 HV0. 025,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