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8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表面纳米化40Cr钢的组织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方法对40Cr调质钢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表面纳米化层深达20μm,平均纳米压痕硬度比纳米化前提高2倍以上,达到8.0GPa。在表面纳米化试样表面至250μm的区域内存在残余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位于表面纳米化层与过渡区的分界线附近。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化学包覆法制备纳米陶瓷微米高温合金复合粉末,用HVOF喷涂技术制备了复合涂层,采用SEM观察和摩擦磨损实验分析了复合粉末和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研究表明:复合粉末是以纳米陶瓷为外壳包覆微米级高温合金颗粒核心的核壳式结构;陶瓷壳在喷涂过程中形成液相与高温合金液相熔合,烧结成致密陶瓷相,部分陶瓷在冷却过程中析出结晶体;复合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为59.2 MPa,摩擦系数为0.766,磨损率比纯高温合金涂层降低了32%.  相似文献   
3.
一种低碳低合金钢的纳米压痕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具有两种不同组织状态的一种低碳低合金钢进行了纳米压痕表征.结果表明,在双相组织试样中,马氏体的硬度高于铁索体的70%以上.在纳米压痕实验过程中,由于马氏体相的尺寸较小并被软的铁素体基体所包围,当压痕深度超过40nm时,纳米压痕硬度呈现出明显的基底效应.由于在铁索体一奥氏体两相区加工过程中发生C元素向奥氏体的分配,双相组织试样中的马氏体中富集了数倍于钢的名义含量的C元素.结果导致双相组织试样中马氏体的平均纳米压痕硬度比同一钢的全马氏体组织试样高出30%以上.此外,还讨论了C的富集分配对马氏体Poisson比和Young’s模量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薄带连铸生产的低碳钢产品表面网状微裂纹的形貌、组织特征和断口形貌及裂纹区域元素的微区分布。结果表明,微裂纹处带钢表面有凹陷,微裂纹两侧存在大量硅、锰的氧化黑点,断面存在明显的氧化,并可观察到树枝晶光滑表面,说明铸带表面的微裂纹是在铸轧凝固的高温阶段形成的;微裂纹总是在铸带表面凹陷处产生,并沿枝晶界面扩展,这是凝固过程中相变应力、热应力、机械应力和选分结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500℃单道强烈温轧方法制备了晶粒尺寸约0.6 μm的亚微米钢.在不同温度下对部分试样进行了退火处理.结果表明,这种亚微米钢能够承受450℃的退火而无明显的晶粒长大;即使在550℃退火,其晶粒尺寸仍然在亚微米级.如此高的组织稳定性可以归因于钢中存在的大量弥散分布纳米析出相的钉扎效应.纳米析出相具有两种不同的尺寸级别,其中尺寸较大者的平均颗粒直径约30 nm,而尺寸较小者的平均颗粒直径略小于10 nm.  相似文献   
6.
史弼 《钢管》2004,33(6):54-58
回顾了无缝钢管生产中连轧管工艺技术的诞生、演变、完善的简史,以纪念曼内斯曼兄弟对无缝钢管生产技术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纪念为无缝钢管生产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诸多工艺大师们。连轧管工艺技术问世后,经历了漫长的成长过程,在众多连轧管工艺技术大师们的不懈努力下,连轧工艺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并形成3种不同的连轧管工艺,将连轧管工艺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对管材摩擦焊高温塑性变形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弼 《宝钢技术》1997,(2):43-49
运用塑性变形力学的工程应力解析法对摩擦焊过程中形成的高温塑性变形区进行研究,建立摩擦焊应力分析模型,并分析了焊接轴向压力与管材壁厚,高温塑性变形区的变形抗力及塑性变形区的厚度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36CrNiMo4钢惯性摩擦焊接头的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弼 《宝钢技术》1996,(3):61-64
研究了36CrNiMo4钢惯性摩擦焊接头焊缝焊后状态为单一的马氏体组织条件下,经650℃回火处理后的韧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精细退火GCr15钢中各相组织的力学性能和体积分数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渗碳体晶粒的纳米压痕硬度值的范围为14.15~17.61 GPa,平均硬度值为15.40 GPa.铁素体晶粒的纳米压痕硬度值明显低于渗碳体,范围为2.78~4.89 GPa,平均纳米压痕硬度为3.35 GPa.对利用纳米压痕方法测定多相钢中各相体积分数做了讨论,并测定了精细退火GCr15钢中渗碳体体积分数为15%.  相似文献   
10.
冶金部热喷涂电刷镀推广小组于1987年7月2~8日在南京召开了热喷涂电刷镀技术应用推广经验交流会。会上还作了热喷涂电刷镀的操作表演,并推荐了一批工具装备,洽谈了技术协作、技术转让业务。从会议分析,目前冶金行业中上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