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数字隐写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其通过将秘密信息嵌入到数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文件中并通过公开信道(如:Email邮箱、微博推文和即时通信等)进行传递,从而实现信息的隐蔽通信.图像自适应隐写是近年来数字隐写技术的研究热点,而Rich Model特征是检测图像自适应隐写的一大类主流高维特征,这类高维特征在实现对图像自适应隐写较高检测正确率的同时,带来了高额的计算开销和和存储开销,并使得隐写检测中的分类器训练变得极为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类间距离和类内距离差异准则(W2ID准则)的图像Rich Model隐写检测特征选取方法(记为W2ID-α方法).首先,在对Fisher-based方法这一隐写检测特征经典选取方法进行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方法可能存在误删有用特征分量、保留冗余和冲突特征分量的不足;然后,通过将"类内距离差异"原则引入到隐写检测特征分量的可分性度量,提出了基于类间距离和类内距离差异的特征可分性度量准则(简记为2ID准则),给出了类内距离差异的一个相关性质;同时,为了合理体现"类间距离"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基于频数统计加权法的权重分配算法,为该准则分配合理权重,使得对特征分量可分性的度量结果相比传统的Fisher准则更为准确;最后,依据W2ID准则的度量结果,基于决策粗糙集α-正域约简方法约简隐写检测特征分量,并在约简特征分量过程中,将每次处理一个特征分量改进为每次处理一组特征分量,以提升决策粗糙集α-正域约简的效率.提出的W2ID-α方法因无需设置可分性下限,避免了阈值设置不准确可能造成去除有用特征分量的问题,从而消除了现有Steganalysis-α隐写检测特征选取方法依赖经验参数的问题.基于数字隐写领域通用的BOSSbase-1.01图像库10 000幅原始图像和基于经典SI-UNIWARD隐写方法生成的多组隐写图像,针对从这些图像组每幅图像中提取的35263维J+SRM特征和17000维GFR特征(两类典型的图像Rich Model隐写检测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特征选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W2ID-α方法能够在大幅降低Rich Model隐写检测特征维数的同时,基于选取后特征的隐写检测提高了对隐写图像的检测正确率,与Fisher-based、Steganalysis-α和PCA-based等现有典型特征选取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如对嵌入率=0.1的SI-UNIWARD隐写图像,基于提出的W2ID-α方法将J+SRM特征从35 263维降到2723维的同时,还提高了 3.63%的检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电枢出口速度的变化特性,以小口径C型固体电枢电磁轨道炮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来实现对电枢初速的拟合和预测,并对连续发射状态下电枢速度的变化及发射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枢初速的变化为先波动后稳定增加最后衰减的趋势,应用MGM(1,N)模型对于电磁轨道炮发射系统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辑选择奖     
《个人电脑》实验室邀请了19位合作伙伴参加本次测试,除去其中一位由于测试产品的问题而最终退出竞争之外,我们在2006年初为读者朋友们展示了来自18个品牌的37款笔记本电脑。尽管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品牌、数量和型号远不止这些,但能够有勇气参加我们一贯严格测试的产品,都是具备相当实力的。事实上,除了这些产品之外,我们还测试了3款平板电脑和1款超小型电脑,只是因为产品的定位等特殊原因,这些产品没有与大部分产品一起参加比较。但我们不得不说的是,这些做工精细的平板电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TOSHIBALibrettoU100这个小家伙也令…  相似文献   
4.
特征总览     
产品型号具体型号主机信息处理器内存容量硬盘型号硬盘转速硬盘缓存硬盘容量指点设备滚动键内置光学驱动器体积重量旅行重量裸机重量体积(长/宽/高mm)显示系统屏幕大小(英寸)屏幕分辨率显示芯片显示内存扩展能力内建无线模块以太网PCMCIAExPressCard内建扬声器内建麦克风串/并/  相似文献   
5.
李成荣  张祎  刘平 《人民长江》1999,30(10):38-39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推动了水文事业的发展,使水和从繁重的水文数据中解放出来。介绍了开发泥沙悬移质颗粒级配计算程度的意义、程序设计思路、数学及其应用。采用泥沙悬移质颗粒级配计算程序具有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益、减轻劳动强度等许多优点,避免了每张计算表格都需要一算二校的工序。由计算机输出的成果资料,数据统计正确,表面美观整洁,且更工整更清晰,保存使用都很方便,能满足测站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标题化合物为一类新型的海洋防污剂,但在海水样品中因其较低的溶解度使得其含量十分低。为此,建立了同时分析检测6种标题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以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25和280 nm,可以实现有机溶剂中(甲醇)样品中添加的1,2-苯并异噻唑-3(2H)-酮(BIT)、3-甲基-2-苯并噻唑啉酮腙盐酸盐水合物(MBT)、5-氯-2-苯并噻唑啉酮(CBT)、6-溴-2-苯并噻唑啉酮(BBT)、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T)和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6种化合物的含量分析。它们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7×10-6、4.1×10-5、1.8×10-6、1.1×10-6、3.6×10-7、2.5×10-7mol/L,回收率为92%~110%,RSD为2.6%~3.6%。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考察了C18小柱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海水样品中添加2.5×10-7mol/L DCOIT的分析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92%。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物流行业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发展趋势,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在物流行业的核心应用,重点分析了掌上物流应用和车货跟踪监控应用的体系架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这些应用可以帮助公路货运企业提高配货工作效率、运输服务水平和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江苏省2014年新收获粳稻的质量、品质现状,抽取覆盖全省所有产粮县的1 112份样品作为试验样品,依据《稻谷》(GB 1350—2009)国家标准要求对新收获稻谷的出糙率、整精米率、水分、杂质、不完善粒、谷外糙米6个质量指标进行检测。根据国家标准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对全省优质品种稻谷的品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调查了2014 年江苏省13市63县(市、区)新收获粳稻的质量,并与近5年粳稻的质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收获粳稻全省三等以上稻谷占比为94.8%,出糙率平均值为80.5%,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4.4%,不完善粒平均值为4.1%,谷外糙米平均值为1.4%。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等要求的样品有33份,占样品总数的11.4%。2014年全省新收获粳稻总体质量略差于2013年,其中南通、泰州等苏中地区粳稻质量较好。受天气影响优质稻谷品种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优质品种是苏州和宿迁地区南粳系列。  相似文献   
9.
何磊  陈大为  张祎  王海峰  刘钊  竺晓程  杜朝辉 《动力工程学报》2021,41(12):1040-1044,1068
为研究燃气轮机透平静叶表面的气膜冷却特性,搭建了平面叶栅气膜冷却试验台,采用红外成像技术测量了带有多排扇形气膜孔的透平静叶表面气膜冷却有效度和传热系数,分析了不同吹风比下静叶压力面和吸力面不同孔排下游气膜冷却有效度和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随着吹风比的增大,静叶压力面各排孔后气膜冷却有效度增大,静叶吸力面孔排1下游气膜冷却有效度减小,吸力面孔排2和吸力面孔排3下游气膜冷却有效度先增大后减小,吸力面孔排4下游气膜冷却有效度增大;大吹风比时,气膜出流使得静叶表面大部分区域展向平均传热系数相比无气膜时小幅增大.  相似文献   
10.
虚拟仪器在远程控制中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是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以太网和TCP/IP协议的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并主要介绍了它在远程控制系统中的软件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