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湛丹  周南桥  朱文利  孔磊 《塑料》2005,34(2):36-40
阐述化学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和添加剂对PVC微孔发泡的影响,综述了PVC微孔发泡成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间歇成型法、连续挤出成型法和电磁动态挤出成型法。将振动力场引入到微孔发泡过程为PVC微孔塑料连续挤出成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温度、pH、氧化剂等因素对大豆蛋白的氦溶解指数(NSI%)、乳化活性(EA)、粘度(VS)和凝胶强度(GS)等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NSI下降,当温度为80℃,时凝胶强度最大。Na2SO3、KBrO3能有效地降低大豆蛋白溶液的粘度,pH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PVC微孔塑料连续挤出成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超临界CO2与聚氯乙烯(PVC)的相互作用,从微孔塑料成型过程的三个阶段出发,论证了用超临界CO2作为PVC微孔塑料发泡剂的可行性,并提出一种适合于PVC微孔塑料连续挤出生产的新的成型技术--PVC微孔塑料的电磁动态挤出成型技术。可以预见,电磁动态挤出成型可降低加工温度、提高混合效果、易于生成大量细密泡孔,以及有效控制发泡过程。  相似文献   
4.
天然色素辣椒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三种以红辣椒为原料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并对三种提取工艺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丙酮:水:NaOH为10∶7∶0.085作萃取液不仅可以有效将色素与辣椒碱分离,而且可获得色值好、产率高的红色素。  相似文献   
5.
改善聚合物共混物体系的界面相容性一般都采用添加增容剂的方式实现。文中提出在熔融挤出聚乳酸/聚丙烯共混物(PLA/PP)的过程中,通过光引发聚合物两相基体之间原位反应的方式来达到提高相容性的目的。在紫外光辐照作用下,加入的多官能团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A)与聚丙烯和聚乳酸共同反应,在两相界面间生成链接两相结构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作为相间增容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旋转流变仪对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微观形貌和动态粘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位光辐照反应后的PLA/PP共混物相容性明显提高,分散相PP的粒子尺寸大大降低,PLA相最大结晶成核速率比纯PLA增加超过4倍,且PLA的晶粒细化。PLA与PP相界面发生反应后,产生了支化结构和链缠结,使得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用动态发泡实验装置制备了PS和PVC微孔塑料,通过扫描电镜照片观察和研究了振动作用对PS和PVC微孔塑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剪切速率较低时,在PS发泡过程中施加较弱的振动作用即可显著提高泡孔密度,减小泡孔直径;而在PVC发泡过程中,只有施加相对较强的振动作用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当剪切速率较高时,不论何种发泡体系,施加较弱的振动作用可以改善泡孔的形态;而施加较强的振动作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剪切热和脉动剪切应力,从而破坏泡沫的微孔结构。  相似文献   
7.
纳米碳酸钙含量对PS发泡塑料泡孔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S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纳米碳酸钙作为成核剂,用自制的动态发泡模拟机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含量对PS发泡塑料泡孔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不溶性的纳米碳酸钙后,PS泡孔成核更容易;并且PS中纳米碳酸钙含量的不同会影响泡孔的形态。当含量低于3%(质量分数,下同)时,纳米碳酸钙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气泡成核;而含量超过3%时,则泡孔分布变得严重不均,泡孔合并现象严重,减小了泡孔密度。当含量为3%时,制得的发泡塑料泡孔密度为8.3×107个/cm3,泡孔直径为20μm。在成型过程中施加振动进行初步实验,发现振动有利于成核剂在熔体中的分散。在纳米碳酸钙含量为3%、振幅为25 μm、振频为2.5 Hz时,制得了泡孔密度为8.7×107个/cm3、泡孔直径为17 μm的发泡塑料。  相似文献   
8.
分别论述了弹性复层滚花涂料的封底涂料、主层涂料和罩面涂料的配方、原材料的选择、各组成的不同加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层滚花涂料的性能进行了检测。该产品施工简单、性能优异,有一定的抗开裂功能,为外墙外保温工程提供了良好的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9.
开孔微孔塑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文利  周南桥  张志洪 《塑料》2004,33(2):53-56
综述了开孔微孔塑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基于间歇成型法制备开孔微孔塑料的开孔理论,分析了间歇成型法的工艺条件对开孔结构的影响。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建立连续挤出过程中的开孔理论,尽早实现实验室成果向商业应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发泡模拟机将机械振动力场引入到PS微孔塑料成型过程中,初步研究了振动力场作用下温度对微孔塑料气泡形态的影响.实验发现,发泡温度越高,气泡核长大的速度越快,导致气泡合并甚至破裂.但发泡温度过低时,超临界CO2在PS熔体中的扩散速率较低,最终制品的泡孔密度小,气泡分布也不均匀.在微孔塑料成型过程中施加振动,有利于发泡剂在熔体中的分散和混合,从而在较低的温度(130℃)下制备出泡孔直径为18μm、泡孔密度为7×107个/cm3的微孔塑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