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1篇
电工技术   126篇
综合类   113篇
化学工业   158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103篇
建筑科学   159篇
矿业工程   53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122篇
水利工程   58篇
石油天然气   96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篇
冶金工业   64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5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材料,然而由于再生骨料的固有缺陷,导致其很难在结构工程中推广应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一种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已经在普通混凝土中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其用于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较少。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从工作性能、抗压性能、抗拉性能和微观形貌等方面,分析了不同掺量纳米二氧化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改性的影响,深入探讨了利用纳米二氧化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改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具有高活性和填充效应,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早龄期抗压性能提升明显;此外,纳米二氧化硅由于其颗粒尺寸较小,填充了再生骨料的微裂纹和孔隙,降低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脆性,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后龄期抗拉性能提升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纳米二氧化硅具有团聚效应,需要采用减水剂和预拌的方法提升其工作性能,从而推广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方法鉴别聚酰胺56(PA56)、聚酰胺66(PA66)和聚酰胺6(PA6)及其共混物。结果表明,在550 ℃裂解温度下,PA56与PA66相对丰度100 %的峰为环戊酮,分别具有特征裂解产物1,8-二氮杂环十三烷-2,7?二酮和1,8-二氮杂环十四烷-2,7-二酮,PA6相对丰度100 %的峰为己内酰胺;此方法可用于快速鉴别PA56、PA66和PA6的工业初级品,并成功检出了PA6/PA56共混物、PA6/PA66改性共混物与改性PA66。  相似文献   
3.
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鼻、色差仪、质构仪、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等对超高压处理、热炒处理杏鲍菇片的感官、气味、色泽、质地、水分状态变化、蛋白质热变性曲线进行测定,研究两种处理对杏鲍菇片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超高压处理的杏鲍菇片的总体感官评分要稍低于热炒处理;电子鼻对超高压处理和热炒处理杏鲍菇片均有良好的响应,且两者气味较为相似;超高压处理和热炒处理均比鲜切杏鲍菇片的共聚性、咀嚼性、回复力有所升高,硬度下降,都会使杏鲍菇片中的结合水结合度降低,不易流动水的含量下降而自由水含量升高。色差仪测定结果显示,经过热炒和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UHP)处理杏鲍菇片L、A、B值都有所上升,且两者L值差异不显著,A、B值有显著差异。DSC测定发现超高压处理杏鲍菇片的峰面积(1 621 J/g)大于热炒处理杏鲍菇片的峰面积(759.6 J/g)。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溴酸钾(KBrO3)的热性能,利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KBrO3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了KBrO3的热力学参数,并与硝酸铵(NH4NO3)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KBrO3在400℃附近开始熔化,随后发生放热分解,其热分解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在升温速率为5℃?min-1时,第一阶段的放热峰温为432.28℃,第二阶段的放热峰温为439.86℃;第一阶段热分解活化能E、焓变???、熵变???及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175.17 kJ?mol-1、169.15 kJ?mol-1、-25.32 kJ?K-1?mol-1和187.51 kJ?mol-1;对比KBrO3两阶段热分解的熵变???,发现第二阶段热分解比第一阶段热分解更易发生;KBrO3的热稳定性优于硝酸铵(NH4NO3).  相似文献   
5.
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将磺酸基团负载到固体表面制备磺酸型固体酸代替传统的硫酸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此,综述了磺酸型硅基固体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介绍了浸渍、接枝和共缩合3种制备方法,探讨了固体酸在酯化、醚化、脱水等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陈亮亮  董超伟  欧建春  王冬明 《煤》2020,29(2):4-10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的重心向西部转移,浅埋深地质条件简单的煤炭资源已经开采殆尽,煤炭资源的开采由易采的近水平煤层转向赋存条件恶劣的倾斜厚煤层,有的倾斜厚煤层存在夹矸分叉现象,针对分叉煤层的连续推进难题,设计了分叉煤层综放转极近距离分煤层综采工艺;利用COMSOL建立了多物理场模型,分析了不同开采阶段瓦斯压力、瓦斯放散速度以及煤岩体受开采扰动的范围,研究了分叉煤层连续推进过程中不同开采阶段瓦斯运移规律;监测了分叉煤层连续推进过程中上煤层采空区对下煤层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有效验证了分叉煤层连续推进的安全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变形较大、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蠕变煤层与套管相互作用力学模型,采用理论分析和ABAQUS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非均匀地应力下松软煤层蠕变对瓦斯成孔稳定性的影响,对比松软煤层在有无水泥环、套管下的蠕变情况。结果表明:水泥环和套管对煤孔的稳定性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钻孔直径取?85 mm时,套管及孔壁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8.
我国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体系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是指主要的木结构承重构件、木组件和部品在工厂预制生产,并通过现场安装而成的木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且应满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六化"要求。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按承重构件选用的材料可分为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方木原木结构以及木混合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Ti(OC_4H_9)_4为钛源,盐酸和蒸馏水为溶剂,改变水热温度、Ti(OC_4H_9)_4浓度,采用水热法在掺F-SnO_2玻璃基板上制备TiO_2纳米棒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强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TiO_2薄膜由均匀排列的金红石相一维纳米棒阵列组成。温度的升高有利于TiO_2纳米棒的生长,160℃时TiO_2薄膜纳米棒之间空隙适中,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分散性。Ti(OC_4H_9)_4浓度为0.05 mol/L时,纳米棒直径大,有高的结构密度、适宜的孔隙率,垂直生长性好,薄膜与衬底接触良好,样品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都有良好的光吸收性;Ti(OC_4H_9)_4浓度为0.03 mol/L时,禁带宽度最小为2.78 eV。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不同时期花生茎叶中芳樟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方法并测定其含量。以水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花生叶中芳樟醇提取条件。结果表明:HPLC最佳检测条件为色谱柱Venusil XBP C18,流动相乙腈∶水为1∶1(体积比),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05 nm,在0.2μg~1.0μg范围内,芳樟醇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5%,相对标准偏差为1.40%。花生叶中芳樟醇最优提取条件:料液比1∶10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 min;不同时期花生叶中芳樟醇含量均高于茎,其中初花期花生叶中芳樟醇含量是茎的4.0倍,成熟期花生叶中芳樟醇含量是茎的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