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1篇
冶金工业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和硅对Mn系空冷贝氏体钢回火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3%、不同硅含量的Mn系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随回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i含量的提高,低温回火阶段出现韧性峰值的温度由220℃提高至340℃,韧性出现低谷的温度由340℃提高至520℃,这与Si抑制碳化物析出、稳定残余奥氏体有关。低Si钢一般适合高温回火后使用,高Si钢一般适合低温回火后使用;但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08%时,无论Si含量如何,低温或高温回火均适用,若碳含量过高,回火改善韧性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800mm厚塑料模具钢3Cr2MnNiMo经调质处理后,内部组织由回火索氏体、回火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组织不均匀是由于合金元素的微观偏析,随偏析程度的增加,局部显微硬度值增高.样品经机械抛光后表面的三维形貌显示从基体至元素偏析区表面逐步隆起;粒状贝氏体区的局部光洁度最高,回火下贝氏体最低.经高温扩散退火处理后,显...  相似文献   
3.
双相钢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在热轧过程中表面氧化铁皮较为严重,导致镀锌过程中还原炉内部合金元素在带钢表面氧化富集,从而影响基板表面的浸润性,造成带钢表面漏镀缺陷。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对DP590高强钢镀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种典型漏镀缺陷──不规则状缺陷和圆状缺陷进行了分析,发现基板表面合金元素氧化富集是造成漏镀缺陷的原因。通过采用较大的轧制速度和冷却速度,以及较低的终轧温度(840°C)和卷曲温度(640°C),有效控制了氧化铁皮的生成,改善了酸洗效果;通过提高退火炉的密封性,增加保护气体压力和还原性气体(氢气)含量,降低了炉内的氧含量及露点温度,解决了双相钢的漏镀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未微合金化高碳钢77B和V、N微合金化高碳钢钢77B进行了620℃盐浴等温和920℃热变形后再进行620℃等温处理。结果表明:盐浴等温后微合金化钢比未微合金化钢77B强度显著增加,韧性略有下降, V(CN)的沉淀析出提高了组织的强度,但对珠光体团几乎无细化作用;经热变形等温处理后,两种试验钢的强度和韧性与盐浴等温相比,均得到了有效提高,加V、N的77B钢珠光体团发生了显著的细化,计算表明这与大量V(CN)形变诱导析出抑制奥氏体再结晶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盐浴等温和Gleeble热变形后等温处理研究了釩、氮微合金化对高碳钢77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20℃盐浴等温后微合金化钢比未微合金化钢的强度显著增加,韧性略有下降,V(CN)的沉淀析出提高了组织的强度,但对珠光体团几乎无细化作用;经920℃热变形620℃等温处理后,两种试验钢的强度和韧性与盐浴等温相比,均得到了有效提高,釩、氮微合金化的77B钢珠光体团发生了显著的细化。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贝氏体超强精轧螺纹钢筋正火态和低温回火后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正火态的屈服强度值较低,经300℃低温回火后屈服强度提高约230MPa。同时用盲孔法测定了该两种状态下的表层残余应力值,正火态高达270MPa左右,低温回火后表层残余应力降至70MPa左右,正火态低的屈服强度可能与试样内部高的残余拉应力有关;低温回火能显著降低残余应力,有效提高贝氏体超强钢筋的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高锰钢及国外同类产品的情况.阐述了贝氏体钢高强高韧辙叉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寿命,成本更低廉,可焊性好等优点.现已成功应用于京广和京沪铁路线,并指出其性价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工业化前景和国内外市场看好.  相似文献   
8.
对810 mm厚的718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大模块进行解剖,测定了模块的硬度分布,并对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了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整个模块硬度差≤3.2 HRC,大模块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和回火贝氏体组成,且成分较均匀,夹杂物含量少,能满足大尺寸塑料制品行业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勇围  蒋光锐  张浩  李研  齐达  肖茂元 《轧钢》2019,36(4):39-41
对烘烤硬化钢180BD+Z镀锌后进行了不同光整延伸率的处理,研究了光整延伸率对其表面波纹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整延伸率的增加,带钢表面的波纹度值先降低后增加,降低是由于光整消除了锌流纹等表面缺陷,而随着光整量的进一步增大,光整辊的波纹度向带钢表面复制占主导因素,带钢波纹度增大。光整延伸率为1.4%时,180BD+Z带钢表面波纹度值最优。此外,试验得出冲压后带钢波纹度增大的因素主要来自其锌层的变形。  相似文献   
10.
对低碳Mn--Si钢中的粒状组织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了粒状组织中小岛的形状及其分布. 结果表明, 不含Cr时, 空冷后形成了由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岛状物所组成的粒状组织,其中的岛状物形态及分布可以是无规则的, 也可以是长条状的小岛沿一定方向分布于基体上. 对于这2种形态的粒状组织, 尤其是对后者形态的形成和铁素体基体的分析表明, 小岛的形状和分布是先共析铁素体形态的反映, 条形规则排列的小岛可能受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台阶长大机制控制, 粒状组织小岛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具有方向性. 加适量Cr后, 连续冷却后的组织中不出现粒状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