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SRV-IV摩擦磨损实验机(球盘接触方式)考察了凹凸棒石热活化产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了热活化温度对凹凸棒石减摩抗磨性的影响;采用SEM、EDS和XPS分别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及元素化学状态。结果表明,热活化后,凹凸棒石的成分和形貌基本不变;热活化后的凹凸棒石粉体具有更好的减摩抗磨性;热活化的最佳温度为500℃。在添加500℃热活化凹凸棒石的油样润滑下,磨损表面生成FeOx(FeO、Fe2O3和FeOOH)和SiOx复合陶瓷修复层,从而进一步提高钢-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陈江  王晓丽  徐滨士  许一  张冠楠 《材料保护》2012,45(4):27-29,73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其研究尚不够深入。对车辆柴油发动机使用过的废CD 10W-40润滑油进行净化处理得到预再生润滑油,再补充合适的添加剂制得再生润滑油。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再生油品的抗极压性能和减摩抗磨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废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比新润滑油下降36.5%,减摩抗磨性能明显降低;将4%高级复合润滑油添加剂TY补充到预再生油中得到的再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与新润滑油相当;将5%自制的复合添加剂RC加入到预再生油中,所得再生润滑油的PB值较新润滑油提高35.1%,摩擦系数降低30%左右,磨斑直径减小;复合添加剂的加入可使废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凹凸棒石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凹凸棒石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钢-钢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采用三维轮廓测量仪测量了磨痕宽度和体积,探讨了凹凸棒石粉体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在润滑油中添加0.5%(质量分数)以上的凹凸棒石粉体时,能显著降低钢-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添加量为1.0%时具有最佳的减摩抗磨性.通过摩擦物理和摩擦化学作用,凹凸棒石粉体在磨损表面形成光滑平整的修复层,从而提高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纳米铜/蛇纹石复合润滑材料,利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借助纳米压痕仪(nano-in-dente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仪(EDS)及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润滑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其摩擦因数及磨损率分别较基础油降低约16.4%和69.2%。复合润滑剂颗粒参与了摩擦界面复杂的理化作用,形成了致密光滑的保护膜,主要由Fe、Si等元素组成,具有较高的微观力学性能,提高了摩擦表面的磨损抗力,显著地降低了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5.
纳米羟基硅酸镁的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分别采用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进行表面化学修饰,在其表面引入众多有机短链和有机长链,使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在有机介质中有较好的相容性和分散稳定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别表征了表面修饰改性前后纳米粉体的表面形貌和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修饰剂与粉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未经表面修饰处理的纳米粉体呈纳米颗粒和纳米管/棒的团聚体;经过原位表面修饰处理的纳米粉体的分散性得到很大改善,呈局部分散的表面形貌;经过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纳米羟基硅酸镁粉体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有效分散。  相似文献   
6.
采用以絮凝分离工艺为主的技术对重载车辆用CD 10W–40废润滑油进行再生处理。对再生润滑油的透光率、黏度、污染度、腐蚀性等理化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废润滑油、新润滑油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润滑油的外观为棕黄色,透光率可达89.9%,接近新润滑油的96.7%,100 ℃运动黏度增至14.16 mm2/s,污染度和腐蚀性明显降低;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提高到618 N,摩擦因数及磨斑直径与新润滑油基本接近,再生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使用含有氨基结构的有机絮凝剂达到了较好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7.
定远县是全国重要粮油基地,工业、农业、生活以及生态等各个用水部门之间水资源配置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当前的实际状况,分析定远水资源配置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针对发动机在高速、高温等苛刻条件下,零部件表面因磨损而导致装备失效的难题,对纳米铜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材料在高速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分析纳米铜润滑材料的修复性能.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铜润滑材料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在试验温度140℃时,能够使50CC润滑油的摩擦因数降低20.5%,磨斑直径降低24.6%,摩擦表面温度降低26.6%,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性能.模拟发动机台架考核试验表明,高速运行下,在15W/40CD润滑油中添加纳米铜润滑材料能使发动机的摩擦功降低2.4%,发动机功率提高3.6%.  相似文献   
9.
A typical 321 stainless steel/aluminum composite coating (321/Al coating) was prepared by high velocity arc spraying technique (HVAS) with 321 stainless steel wire as the anode and aluminum wire as the cathode. The traditional 321 stainless steel coating was also prepared for comparis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s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ring-block wear teste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structure and worn surface of the coatings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X-ray diffractometry(XRD) and energy dispersion spectroscopy(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cept for aluminum phase addition in the 32 l/Al coating, no other phases are created compared with the 321 coating. However, due to the addition of aluminum, the 32 l/Al coating forms a type of "ductile/hard phases inter-deposited" structure and performs quite different tribological behavior. Under the dry sliding condition, the anti-wear property of 32 l/Al coating is about 42% lower than that of 321 coating. But under the oil lubricated conditions with or without 32 h oil-dipping pretreatment, the anti-wear property of 321/AI coating is about 9% and 5% higher than that of 321 coating, respectively. The anti-wear mechanism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s mainly relevant to the decrease of oxide impurities and the strengthening action resulted from the "ductile/hard phases inter-deposited" coating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0.
机械零件摩擦磨损表面自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摩擦学的发展已将摩擦磨损的研究从抗磨减摩扩展到磨损表面的自修复甚至是零磨损.文中对摩擦磨损表面自修复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详细论述了自发摩擦磨损自修复和条件摩擦磨损自修复的几种类型和实现模式,指出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在摩擦表面建立起一层自组装的、坚固的、自修复的润滑膜,为摩擦磨损表面自修复提供了切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