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28篇
  免费   5534篇
  国内免费   3324篇
电工技术   482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814篇
化学工业   6128篇
金属工艺   3413篇
机械仪表   4185篇
建筑科学   4472篇
矿业工程   1920篇
能源动力   1522篇
轻工业   3665篇
水利工程   1544篇
石油天然气   2301篇
武器工业   712篇
无线电   57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39篇
冶金工业   2190篇
原子能技术   723篇
自动化技术   828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646篇
  2022年   1505篇
  2021年   2148篇
  2020年   1604篇
  2019年   1047篇
  2018年   1246篇
  2017年   1478篇
  2016年   1176篇
  2015年   2081篇
  2014年   2871篇
  2013年   3467篇
  2012年   4433篇
  2011年   4698篇
  2010年   4216篇
  2009年   3978篇
  2008年   4150篇
  2007年   3995篇
  2006年   3589篇
  2005年   3007篇
  2004年   2205篇
  2003年   1580篇
  2002年   1465篇
  2001年   1240篇
  2000年   1038篇
  1999年   603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针对加速度传感器在健康监测系统恶劣工作环境下易发生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空间主元加权统计量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传感器故障采用故障方向和故障幅度向量来表征,并求取传感器故障在残差空间的投影;其次,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平方预测误差(squared prediction error,简称SPE)统计量与残差空间主向量中各元素呈平方关系,将各元素作为SPE统计量的非线性加权系数;然后,结合贝叶斯推论,采用加权后的SPE统计量计算累积贡献率,并将其作为传感器故障定位的指标。三跨连续梁数值算例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对两类常见的增益和偏差故障诊断率分别为5.45%和3.43%,所提方法的诊断率分别为69.8%和100%,且在两种传感器故障类型下均能准确定位故障传感器;意大利帕尔马Lamberti实桥测试数据的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对增益故障的诊断率达到77.58%,且能正确定位发生故障的传感器通道。  相似文献   
2.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BDG)的输出由其控制策略决定而具有很强的非线性,使传统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不再适用,而配电网的不对称更是进一步增加了其短路计算的难度。根据对称分量法推导出不平衡配电网的故障点各序电流,提出一种基于序网络迭代修正的不平衡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在每一次迭代中,根据当前节点各序电压分别修正IBDG的输出电流和各不对称元件补偿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利用节点电压方程得到新的节点各序电压和故障点各序电流,直到满足收敛条件。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含IBDG不平衡配电网的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基于现有热成形零件冷弯性能不足、氢脆敏感性强等共性技术问题,在22MnB5钢的基础上采用Nb、V微合金化的设计思路,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淬透性和极限尖冷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合金化前后22MnB5热成形钢的显微组织均为全马氏体,但是微合金化后的试验钢组织更为细小;Nb-V微合金化能有效提高22MnB5热成形钢的淬透性,其淬硬层深度达到13~14 mm,并且试验钢的极限尖冷弯角达到58°~72°,进一步拓宽了热冲压成形的工艺窗口。综合分析试验钢微观组织、淬透性能及极限尖冷弯性能的检测结果,添加0.04%Nb和0.04%V实现复合微合金化,提升材料的综合强塑性,满足了高冷弯性能汽车零部件用材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TC11钛合金拉伸性能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对该材料开展了宽应变率范围下的单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从准静态增加到动态,TC11钛合金的屈服强度略有上升,而应变硬化模量下降。此外,在准静态和动态拉伸下,TC11钛合金均发生了剪切断裂,但动态断裂面上韧窝尺寸小于准静态断面上韧窝尺寸。进一步对材料在变形过程中的温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高应变率下材料断裂面上更小尺寸的韧窝和材料更容易发生应变软化归因于动态加载情况下材料中产生了更高的温升。  相似文献   
6.
在苯乙烯装置吸收塔顶的尾气中,氢气体积分数超过90%,为了更好地回收利用氢气,在尾气出装置前设置尾气增压系统进行4级压缩,每级压缩后采用水冷器降温。在大修期间检查发现,水冷器气体侧的壳体内壁局部发生严重坑蚀。分析认为,该系统的腐蚀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建议对该系统进行材质升级或在水冷器的壳体液相发生腐蚀的区域衬一层厚度1 mm左右的304不锈钢板,可以有效抑制该系统的腐蚀。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二端忆阻器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四端忆阻器的模型.该器件的4个端口分别对应于MOS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漏和衬底4个极,可以代替数字电路中的MOS晶体管实现电路功能.利用Verilog-A对该模型的电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在Hspice软件环境中利用该模型构建了与非、或非等逻辑电路以及1 bit数据的1R-1R随机存取电路,并搭建外围电路对其进行了功能验证,在仿真层面实现了四端忆阻器在数字电路方面的简单应用,实验结果符合预期.作为一种纳米器件,与MOS晶体管相比,四端忆阻器的尺寸更小、功耗更低.在CMOS工艺尺寸渐渐趋于极限的今天,对四端忆阻器的应用是一个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我国煤矿灾害事故中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始终占据首位,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难题。笔者开展了顶板岩性、矿压显现特征和顶板灾害案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主要表现为片帮冒顶、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大面积切顶压架3种类型。系统分析了各类型顶板灾害的发生特点及致灾原因:片帮冒顶多发生于松软煤岩体,采煤方法不合理及管理不当的工作面;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一般为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瞬时垮落所致;大面积切顶压架主要发生在薄基岩浅埋深工作面或顶板累积下沉量大引起顶板在煤壁处断裂的工作面。针对我国顶板灾害监测与防治,建立了工作面顶板灾害全景监测预警技术架构,即采用微震监测系统监测远场顶板活动,采用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顶板运动,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煤壁片帮时空演化,通过监测数据系统分析,动态掌握采场围岩的活动规律和支架工况,实现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提出了工作面开采全过程的顶板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工作面开采前确定合理采煤方法,合理工作面布置方式,科学开采参数及优化设备选型配套,这是防治顶板灾害的核心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保持支架良好的工况辅以顶板弱化技术,进而实现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吸水树脂(superabsorbent resin, SAR)的吸水能力,增加其用作蓄冷材料的潜热,采用了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试验的方法,将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SAR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双孢菇的贮藏实验表明了其蓄冷效果。结果表明:制备SAR的最优反应条件为:交联剂为单体丙烯酸(AA)质量的0.06%,引发剂0.9%,分散剂4.38%,淀粉10%,中和度75%,反应单体AMPS:AA为1:10,反应温度65 ℃,产物单位吸水量为573.26 g/g;吸水量的增加提升了制备蓄冷材料在保温箱中保持环境低温的能力,可以在12 h内基本保持10 ℃以下的低温环境,而且在25 ℃条件下,可以更好地保持双孢菇色泽,抑制失重、刺激气味的产生和质构的变化,表明通过优化SAR吸水性对其蓄冷性能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保持双孢菇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对HRB335钢进行单轴(拉压、纯扭路径)和多轴非比例(圆形、菱形和蝶形路径)加载疲劳试验,在试验基础上标定等效应变法、KBM临界面模型和引入拉伸因子的临界面模型(拉伸因子模型)参数,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对HRB335钢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的有效性;通过引入路径非比例度和材料附加强化参数对拉伸因子进行修正,并对修正拉伸因子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等效应变法对HRB335钢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大部分超出三倍误差范围,KBM临界面模型与拉伸因子模型对圆形和蝶形路径加载下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也部分超出了三倍误差范围;修正拉伸因子模型对5种加载路径下HRB335钢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都位于三倍误差范围内,并且对Q235钢和304不锈钢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值也与实测结果吻合,该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