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2篇
武器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w(Mg)量为7%~9%的球化剂生产汽车球铁件,为确保浇注温度,出铁温度为1 550℃以上,采用冲入法进行球化处理,反应剧烈,Mg吸收率只有30%~40%,铁液温度降低严重。改用w(Mg)量4%~4.5%的球化剂,出铁温度降低20~30℃,试验结果显示:球化反应平稳,Mg吸收率提高到50%~60%,球化剂的加入量减少了0.2%,孕育剂加入量从1.0%降为0.7%,覆盖剂加入量从1.5%降为1.3%,回炉料加入量从40%增加到60%,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D-3.5和D-5S两种材质的高镍奥氏体球铁涡壳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奥氏体枝晶发达才是高镍球铁出现碎块状石墨和显微缩松难以消除的根本原因.通过MAGMA模拟软件进行了铸造工艺模拟分析,优化了铸造工艺,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成本.采用长效的Si-Ba和Si-Sr孕育剂的多次孕育,并加入微量的Sn和Sb元素,同时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出铁温度等关键参数,解决了球化不稳定、碎块石墨和显微缩松等问题,成功完成了高镍奥氏体球铁涡壳的开发,掌握了高镍奥氏体球铁的批量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原位生成超细V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SEM、XRD检测V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相和组织结构,证实了在较低温度下石墨有促进σ-FeV相分解的作用并分析了其原因。讨论了烧结温度对VC颗粒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在850℃固相烧结时,钒的碳化反应能够完成,而且VC颗粒不易长大,原位生成小于0.5μm的超细晶粒。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耗检测技术研究了Ti对Fe-14Mn、Fe-17Mn和Fe-23Mn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了Ti对Fe-Mn系合金相组成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17Mn比Fe-14Mn和Fe-23Mn具有更高的阻尼性能;在Fe-Mn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钛,合金的阻尼性能均受到影响,合金在固溶处理时,发生了γ...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耗检测技术研究了氮对Fe-14.1Mn和Fe-16.5Mn合金的阻尼性能的影响,也研究了氮对Fe-Mn系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14.1Mn比Fe-16.5Mn合金具有更高的阻尼性能;合金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氮,两种合金的阻尼性能略有改变,同时Fe-16.5Mn合金的bσ从465 MPa增加到695 MPa,η从3.7%增加到12.6%,而Fe-14.1Mn合金的bσ从470 MPa增加到690 MPa,η从5.4%降到4.0%。  相似文献   
6.
粉末冶金原位合成Fe-VC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原位合成Fe-VC复合材料。应用SEM和XRD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探讨了稀土和镍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稀土含量为0.21%,镍含量为3%,在1200℃液相烧结时,可以得到具有较高密度和硬度的铁基复合材料,其基体组织为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增强相为1~3μm的VC硬质相颗粒。  相似文献   
7.
用SEM、XRD检测浇注凝固后位于铸型表面的复合粉料压坯组织结构的变化,证实用铸造烧结技术可以在铸件表面原位生成碳化钒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探讨了粉料压坯快速完成钒的碳化反应和烧结致密化的机理,用MM200磨损试验机检测了碳化钒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固相反应生成V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用粉末冶金方法,使(Fe-V合金 石墨)反应体系在较低温度的固态条件下进行碳化反应和烧结致密化,发现石墨的存在降低了σ-(FeV)相的稳定性,促使其在800℃就分离出少量α-Fe相和金属V,并且该体系在950℃即可进行固相反应,生成由马氏体基体和大量亚微米级的V8C7球状颗粒组成的铁基复合材料,在重载干滑动磨损条件下该复合材料显示了很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含硅量分别为0%、0.2%、0.5%、0.9%和1.2%的5种Fe-12.8Cr合金,并研究了这5种合金在淬火状态下的微观组织特征和阻尼性能,解释了硅含量对Fe-Cr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含硅量为0.6%左右时,Fe-12.8Cr减振合金具有适当的晶粒尺寸,阻尼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液态表面反应技术,在铸钢件上原位生成Fe-TiC表面复合材料.探讨了表面复合材料中TiC颗粒的形成及特征.用SEM、电子探针能谱、XRD研究了该表面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在表面复合材料的基体中生成了大量的TiC和(Fe,Cr)7C3碳化物.表面复合材料中的合金元素、TiC颗粒、(Fe,Cr)7C3由表及里,呈明显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表面复合材料层与母体铸钢之间有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在重载干摩擦磨损条件下,Fe-TiC表面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