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固定化包埋颗粒,借助气升式内循环好氧流化床反应器,对人工模拟低氨氮、低有机物的微污染源水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DO和碳氮比对氨氮和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T=24℃,HRT=60min,pH=7.1~7.3的条件下,当C:N=1:1、DO为3~8m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90%,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50%~60%;当DO=8mg/L、C:N=2: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达93.56%,对COD的去除率为50%~60%;当C:N=3:1时,对氨氮的去除率〉90%,对COD的去除率在40%左右。在微污染源水的处理过程中,固定化包埋硝化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纳米凝胶粒径和形貌的控制一直是纳米凝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光聚合的方法,无需其他有机添加剂,合成出5~100nm范围的聚酰胺凝胶。其粒径分布范围可控制在10nm以内。通过SEM对纳米凝胶形貌进行了表征。从结果看,可在纳米尺度上对凝胶的形状进行控制,并合成出树枝状、球状、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胶。这些结果未在文献中报道过。  相似文献   
3.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乔向利  梁国明 《上海化工》2000,25(16):13-17
简单介绍了超和于中药分离的原理以及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在中药生产现代化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低压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详细论述国内外低压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阐明了在饮用水的处理工艺中,低压膜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和反渗透工艺,在出水水质和处理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是制备优质饮用水的有效方法;以超滤膜和微滤膜为代表的低压膜能够截留水中绝大部分的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对有机物、铁和铝也有一定的去除效率,其产水水质可满足更为严格的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5.
聚氯乙烯/聚醚砜共混小孔超滤膜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氯乙烯与聚醚砜属部分相容体系。采用溶胶-凝胶相转化法,改变聚合物共混比例、混合溶剂、添加剂用量,制备了一系列聚氯乙烯/聚醚砜(PVC/PES)共混超滤膜。通过调配铸膜液中聚合物共混比例,可大大提高共混膜的强度和韧性。其水通量和截留率与同类日本产高分子分离膜相比,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将纳滤膜用于饮用水处理,考察了不同操作压力下膜通量和出水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膜通量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大逐渐升高,脉冲压力和恒压条件所对应的膜平均通量分别为0.953和0.830 L/(m2.h)。操作压力为0.3~0.4 MPa时,纳滤膜对COD和总硬度的去除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光聚合法对聚异丙基丙烯酰胺纳米凝胶粒径及形状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凝胶粒径和形貌的控制一直是纳米凝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光聚合的方法 ,无需其他有机添加剂 ,合成出 5~ 10 0nm范围的聚酰胺凝胶。其粒径分布范围可控制在 10nm以内。通过SEM对纳米凝胶形貌进行了表征。从结果看 ,可在纳米尺度上对凝胶的形状进行控制 ,并合成出树枝状、球状、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胶。这些结果未在文献中报道过  相似文献   
8.
将自行研制的高活性包埋菌投加到流化床反应器中(体积分数10%的填充率),控制反应体系温度为30℃,pH在6.0~8.0时,DO的质量浓度在5.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包埋菌对人工配置含氨氮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包埋菌进行SEM表征,并选用GC-MS研究苯酚降解中间产物以推测苯酚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该菌能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和氨氮:如质量浓度分别为38、92 mg/L的苯酚分别在1、3 h内即降解完全,而对应废水中质量浓度43、52 mg/L的氨氮分别在9 h降解完全、11 h降到10 mg/L。包埋菌内表面细菌多数是球体状或短小杆状,密度大,包埋菌内包含好氧和厌氧2种降解途径实现苯酚无害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纳米凝胶粒径和形貌的控制一直是纳米凝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光聚合的方法,无需其他有机添加剂,合成出5~100 nm范围的聚酰胺凝胶.其粒径分布范围可控制在10 nm以内.通过SEM对纳米凝胶形貌进行了表征.从结果看,可在纳米尺度上对凝胶的形状进行控制,并合成出树枝状、球状、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胶.这些结果未在文献中报道过.  相似文献   
10.
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PEG材料为载体,利用UV(紫外线)技术交联制备包埋菌.此方法配方简单,制备迅速,对包埋细菌的活性损伤小.探讨了光引发剂的量对制备的固定化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如含水率,耗氧速率等,并检测了包埋菌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包埋菌在包埋过程中活性损失小;驯化时间短,一般只需要10~15天;能高效去除氨氮,间歇试验中,占反应器10%体积的包埋活性污泥在曝气(DO约为4.8 mg/L)情况下5~8 h能去除超过90%的氨氮,表现出了对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巨大潜力.这些事实说明利用UV技术制备实用化的高活性包埋菌是可行的,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