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8篇
能源动力   7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滴撞击细纤维现象在空气过滤、淡水收集及纤维涂层等工程领域很常见,研究该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及捕集机理,对提高纤维过滤器效率、优化捕获液滴数量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了液滴碰撞动力学;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液滴撞击细纤维动力学过程进行的可视化及数值研究,讨论了撞击速度与丝径、偏心距和纤维表面温度、纤维弹性等参数对碰撞后流动状态及液膜厚度的影响,以及液滴在细纤维上的形状和临界体积等问题。结合电场作用下液滴的动力学特性,耦合电场和重力场是未来研究液滴碰撞动力学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量平衡及质量平衡,提出了一种通过冷、热风混合测量高温空气湿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冷风、混风的干湿球温度及被测高温空气干球温度进行测量,利用湿空气热力性质关系计算被测高温空气的湿度及各状态参数,也可由常规仪表对高温空气湿度进行测量。该方法具有测量简单、精度高、测量成本低、易于实现的优点。运用误差传递理论对该方法的合成误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测量高温低湿(t≤140℃,φ≤15%)的空气湿度,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5%。  相似文献   
3.
润湿性表面液滴导向运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润湿性表面的液滴操控技术由于其在微流控系统设计、生物医学分析、淡水收集、喷墨打印以及换热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而备受学者关注.详细介绍了液固接触和液滴运动的基本理论.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润湿性表面上液滴导向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按不同的润湿性表面涉及的不同驱动力,归纳了液滴在润湿性梯度表面上受表面梯度驱动、在超疏水基底异性轨道表面上受重力驱动、在超疏水表面上受外场驱动的三种导向运动,着重阐述了从理论分析到实验实现润湿梯度表面驱动液滴的发展脉络、超疏水基底异性轨道表面的制备方法、液滴运输实验研究和受光、电、热、磁外场响应的不同液滴驱动传输机制,分析对比了各种液滴传输技术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对润湿性表面上液滴做曲线运动过程中深入到离心力、表面张力等影响运输可控性的力学特性研究,展望了耦合多外场结合固体润湿性表面的优化设计,来控制多液滴独立导向运动的重要方向,并简要介绍了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准  郑佳宜  高芳  余延顺 《表面技术》2022,51(8):427-434
目的 探究重力驱动液滴在双轨亲水轨道上的运动特性,揭示其力学机理。方法 采用喷涂法制备不锈钢超疏水表面,然后采用激光刻蚀法在超疏水表面上加工出不同类型的亲水轨道。研究液滴在不同轨道上的运动行为,讨论液滴运动状态与轨道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液滴运动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液滴在平行双轨轨道上的运动阻力约为在单轨轨道上的1.6~2.4倍,其与轨道宽度呈正相关,与轨道间距呈负相关,且液滴运动终止时呈现出轨道中途停滞、轨道末端停滞、脱离轨道末端三种状态;液滴在非平行双轨轨道上的运动阻力与运动方向有关,由宽端至窄端的运动阻力较由窄端至宽端更小,前者约为后者的90.7%。结论 液滴在轨道上的运动阻力主要受液滴与亲水轨道的接触面积影响。当平行双轨轨道的间距增大时,液滴在垂直轨道的方向上拉伸效果增强,液滴将沿平行轨道的方向收缩,铺展长度减小,由此液滴与亲水轨道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降低了液滴运动阻力;而液滴在非平行轨道不同运动方向上的阻力差异与液滴的表面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5.
余龙  余延顺 《制冷技术》2012,(4):23-25,58
土壤的平均导热系数与热阻是影响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地源热泵系统节能性与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利用线热源理论,通过地源热泵的工作试验过程,得到系统进出口水温等参数,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的导热系数及土壤热物性参数,测试结论对于指导土壤热交换器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总结埋管传热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关于土壤耦合热泵系统地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各传热模型的形式及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固相增量法在土壤蓄冷与释冷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土壤蓄冷与释冷过程中,系统周期性地从土壤吸热和向土壤排热,盘管周围的土壤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冻融变化。详细介绍了固相增量法模型并将它应用于模拟土壤蓄冷与释冷的相变过程,初步分析了土壤蓄冷、释冷的运行特性。运用该模型解决了土壤冻融相变过程中非线性迭代的振荡问题,加快了迭代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8.
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响应测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地源热泵技术因其节能与环保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地下岩土热物性参数是影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运行的重要因素,其参数的确定也是地源热泵技术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综述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响应测试的理论基础、测试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及其研究发展现状,以期为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响应测试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的特点、应用形式、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前景。通过分析指出,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及降低系统运行费用方面与传统的电制冷系统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具有严寒漫长的冬季及温和短暂夏季的气候地区,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在工业、农业、舒适性供冷及食品冷藏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水-空气热湿交换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无压尾水洞引风过程空气与尾水及洞壁面之间进行热湿交换的准三维数值模型及其简化模型.理论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数值模型与简化模型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对瀑布沟水电站无压尾水洞引风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全年引风热湿交换特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