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车震宇  保继刚 《规划师》2006,22(6):45-60
近十余年来,传统村落旅游持续升温,建筑学、地理学、旅游学等学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但对村落旅游开发与村落形态变化的研究却相对匮乏,在开展传统村落旅游研究中需弥补这一空白.根据旅游开发过程中村落形态的变化,把直接参与旅游的村落划分为渐变型、稳定型、突变型和恢复型4类.针对4种类型的村落,各选其一,从村落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民居、整体风貌等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各类型村落的形态变化特征,构建村落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型,指出村落的形态变化受到市县级政策与管理措施、开发商与规划师、村民收入与村落人口、传统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8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国家竞争和区域竞争是通过城市竞争得以实现。在分析特大城市、大中城市、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础上。本文初步研究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选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城市RBD初步研究   总被引:76,自引:5,他引:76  
保继刚  古诗韵 《规划师》1998,14(4):59-64
编者按:旅游已是现代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何做好旅游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也日益成为各地政府和规划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期邀请了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以及有关旅游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旅游设施开发建设趋势和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期交流。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城市越来越以多样化的功能显示出其区域核心的地位。城市不仅担当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信息服务的中心,更成为旅游活动的中心。由于旅游的发展,城市中一种新的功能区——RBD(RecreationalBusinessDls-tri。t,旅…  相似文献   
4.
国外城市老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背景与趋势、反应措施及意图、运作模式 特点、实践经验等方面,分析并总结伯明翰、 新加坡、纽约这三个国外城市对面临衰退的 老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开发的做法与经验, 并对目前存在争论的主要焦点问题进行了探 讨,以对国内城市老城保护与开发的实践有 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取构建旅游发展指数、基尼系数、GIS方法和市场集中度、熵值法等研究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及客源结构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刻画,研究发现:①2000年至今,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发展经过培育阶段(2000~2003年)、快速发展阶段(2004~2008年)和新常态阶段(2009~2017年)3个阶段;②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虽有所减小,但持续呈现以香港、澳门为第一层级,深圳、广州为第二层级,其余7市位于第三、四层级的多级格局;③在客源结构方面,香港市场多样性最强,客源结构多元且受距离限制小;澳门的市场多样性不断下降,客源集中在东亚、东南亚等近程市场;珠三角市场稳定性较强;④9市2区在城市功能和地位上的差异是入境旅游呈现多级格局且客源结构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国外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研究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  保继刚 《规划师》2007,23(3):92-96
度假地形态学关注度假地的土地利用、建筑形态及目的地具有的相关功能,是西方地理学者研究海滨度假地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海滨度假地形态进行研究,并取得了英国传统海滨度假地形态模型、海滨度假地形态演化模型和综合型海滨度假区形态模型等主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揭示了海滨度假地土地存在级差地租,度假地规划开发须遵循一定的形态规律,政府应以规划控制者的角色介入海滨度假地开发,否则很可能出现海滨度假地城市化.综合型度假区除了做好区内土地规划控制外,还需要对包括度假区核心在内的整体用地进行综合性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反思及国际主题公园进入中国的透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二十年来,中国主题公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阶段。本文对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深入分析了深圳锦绣中华与民俗文化村成功的几大特殊原因,特别强调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过程中的几大弊病:政府行为浓重;将奢侈品当作一般消费品;投资类似赌博。以迪斯尼落户香港为例子,对国际主题公园进驻中国进行了理性透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发展时期,很多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被重构、分割和消解,出现完整性和适应性受损的碎片化现象。通过对中山大学北门广场改造事件的实地调研、资料研究和分析、演绎等,从空间治理角度探究城市小尺度公共空间碎片化的成因:规划决策中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沟通机制,自上而下的操作模式僵化,本位主义的使用模式缺乏疏导。民众推脱维护公共空间秩序的责任的同时,主管部门缺乏对公共空间的策划、评估、监管和沟通,最终形成“公地悲剧”。基于以上分析实证,提出改进城市小尺度空间碎片化现象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空间是旅游活动的载体。城市水上旅游系统组织与策划的核心在于对文化空间的解读和营造。从文化性质、空间尺度、文化强度、文化载体、时空变化5个方面分析文化空间属性及意义,总结出水上旅游设计具有旅游、景观、生态和社区多元复合的特征,由此可形成文化空间视野下的水上旅游动力机制及其组织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旅游感知形象、投资者决策行为两个影响主题公园分布的因素,分析了广州主题公园失败的原因,并对广州主题公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