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单电子隧道结电压特征公式[1],借助Matlab拟合其隧穿特性曲线,给出了时不变和时变偏置电流作用下的I-V特性震荡曲线,并就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将该模型应用于单电子盒进行仿真验证,出现了明显的库仑台阶,仿真曲线印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利用Matab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单电子器件特性仿真对单电子器件的应用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双千兆时代,网络规模空前巨大,有线接入网更是因覆盖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投入人力多,投资占比高等因素,成为研究重点。文章根据有线接入网架构演进,从“点(各类业务及分纤点)、线(各级管线)、面(业务汇聚区)”三个层面对基站、家客、集客等业务接入、分纤点规划及业务汇聚机房等基础资源规划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隐伏岩溶漏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伏岩溶漏斗严重影响拟建工程的安全,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勘察工作可为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水南特大桥8#墩勘察为例,介绍了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和浅层地震等3种方法探测隐伏岩溶漏斗的工作方法,查明了右幅8#墩岩溶漏斗的地表边界及基岩埋深变化特征,圈定了隐伏岩溶漏斗的范围和岩溶漏斗平面形态,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为桥基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孟锋  安青松  郭孝峰  赵军  邓帅  赵栋 《化工进展》2016,35(5):1273-1282
蓄热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供能端与用户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问题,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的蓄热技术存在蓄、放热速率较低等问题。鉴于此,本文综述了过程强化技术在蓄热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各类蓄热技术,包括显热蓄热、潜热蓄热以及热化学蓄热,并且从蓄热密度、蓄放热速率以及技术可行性上对各类蓄热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其后,重点回顾了代表性过程强化技术在蓄热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结构优化、材料改性以及梯级蓄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过程强化技术可以对蓄热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进行强化,极大地提高蓄热系统的蓄放热效率。最后,本文就蓄热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蓄热系统将朝着紧凑、高效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蓄热技术与能源互联网的结合是应用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孟锋  张锋  文斌  王振德 《煤矿机械》2012,33(3):257-258
在对溢流阀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溢流阀在实际应用中的形式,并总结了溢流阀常见的几种故障形式,提出了解决方案。溢流阀的多种应用形式构成了各种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为机械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孟锋  张锋  刘文东  王振德 《煤矿机械》2011,32(12):202-204
在对采煤机液压油污染途径、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采煤机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降低与控制油污染的方法。对于保证采煤机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现今设计液压系统与装配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励磁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实和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励磁控制方式,将同步机的各种运行工况网点化作为基本论域选择有功功率P和机端电压Ut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而将在每个网点下的最优线控制规律参数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将这些数据集合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将训练后的神经网络作为同步机励磁控制器的各种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措施是非常有效的,神经网络的范化能力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数字语音网络会议系统是专用的会议系统。介绍了数字语音网络会议终端硬件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提出了DSP+FPGA的硬件结构,DSP中的软件基于DSP/BIOS实时操作系统开发,由FPGA完成网络通信硬件功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Cr(Ⅵ)模拟水样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6~2.5 mm花生壳作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流量为3 mL/min,吸附后水样中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08%,Cr(Ⅵ)质量浓度为0.184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对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花生壳饱和吸附容量为9.4 mg/g。从动态吸附穿透曲线中可见,219 min时达到吸附穿透点,1312 min时达到吸附衰竭点。  相似文献   
10.
孟锋  张锋  刘文东  王振德 《煤矿机械》2011,(10):207-209
在对O形圈密封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O形密封圈在采煤机中的应用形式,并总结了采煤机中常见的几种失效形式。O形密封圈的多种密封形式构成了采煤机的整机密封系统,以达到无事故身生产,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