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水利工程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以年号命寺名,唐代高僧鉴真曾为该寺住持,宋以后寺院逐渐荒废。紧邻大明寺西侧的平山堂,初建于宋,为时任扬州知州欧阳修的私家宅院。平山堂西侧为西园,清乾隆元年汪应庚筑。清初为“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大明寺几经兴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寺、宅、园”一体的佛寺园林,这种特色及其艺术特征在园林营建方面,对于传统园林的营造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学中,引入"场域"理论,将建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成基础理论、案例研究和实践体验三部分。在进行传统的基础理论教学以外,强调案例研究和实践的开放式教学。将教学模式从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体的传授模式,转变为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由导师"导"的体验式研究,提出了"教"与"导"互动的"教育场域"模式。该模式旨在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多样性、跨领域的学科特点,全面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范畴,进一步拓宽文化遗产保护学教学的视野,紧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课程的参与度,使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学更具专业性和开放性,培养更多适应多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从建筑到构造——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系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论述建筑与构造之间的关系,阐述用建造的逻辑概念去理解建筑和构造建筑的观点,提出以建筑设计引导建筑构造教学,用建筑构造完善建筑设计教学的互动式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水处理的能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问题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CASS工艺运行能耗分布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有所不同,其中曝气能耗占总运行能耗的比例大.探讨了CASS工艺中曝气系统的节能技术,说明了通过在工程中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可以获得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校园空间环境重塑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足空间环境使用者的需要是设计研究的目的.使用后评价是校园空间环境重塑的依据.基于使用后评价理论,以校园空间环境的使用者为主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400名学生对老校区空间环境的评价.运用实地调研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将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建立校园空间环境评价分析模型,获得该校区空间环境重塑的首要解决因子,为老校区空间环境的重塑及投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林市殡仪馆设计进行介绍和分析,阐述殡葬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探讨了现代殡葬建筑在场所、空间及工艺流程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殡葬建筑的精神功能,提出了创造文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殡葬建筑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7.
白花河是深圳市观澜河流域的一级支流,目前水体污染较严重,水中污染物浓度超标,部分河道发黑发臭,底泥上浮,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是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国内黑臭水体的成因和机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技术路线、处置对策等方面尚存在较多值得探讨的问题。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应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技术策略,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逐渐恢复城市良性生态系统。以白花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为例,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宋桂杰 《规划师》2006,22(3):52-54
在分析了扬州大学8个校区与扬州市区的图底关系图及反转图的基础上,通过两副图示的对比,确定建筑群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并从"基地-轴线-核心-界面"4个方面对校园进行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层住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剖析,旨在探索适应严寒地带的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圳市某河道实施了截污、清淤、补水(以超磁+曝气生物滤池为核心工艺)工程,使该水体逐步达到不黑不臭的目标。工程实践表明,该水体除氧化还原电位仍维持100%达标外,氨氮、透明度、溶解氧达标率分别从25%、35.8%、47.9%提高至100%、100%、9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