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4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430篇
电工技术   111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790篇
化学工业   1235篇
金属工艺   700篇
机械仪表   780篇
建筑科学   1058篇
矿业工程   644篇
能源动力   168篇
轻工业   801篇
水利工程   582篇
石油天然气   378篇
武器工业   121篇
无线电   13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0篇
冶金工业   570篇
原子能技术   96篇
自动化技术   948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5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琼瑶  吴桂林  刘聪  刘静  杨小奎  周堃  张伦武  项运良 《表面技术》2021,50(1):267-276, 295
多数工程结构材料的失效都是从表面的薄弱环节开始发生或者传导,从而引起材料的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受生物材料的梯度结构启发,近年来开发了多种表面纳米化技术,成功在工程材料表面制备了晶粒尺寸从表层纳米尺度连续变化到内部宏观尺度的梯度纳米结构,强化和保护了材料表面,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结合国内外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结果,综述了金属材料梯度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梯度塑性变形、物理化学沉积等表面纳米化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其次,对梯度等轴纳米晶、梯度纳米层片和梯度纳米孪晶等多种表面纳米化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归纳,并对最新发展的梯度纳米结构材料表层晶粒的晶体学取向等微观信息表征方法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随后,总结了梯度纳米结构对工程材料的表面强度、塑性、强-塑匹配、加工硬化、疲劳、耐磨、腐蚀和热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表面纳米化技术制备梯度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视频摘要方法往往没有考虑时序信息以及提取的视频特征过于复杂、易出现过拟合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网络的视频摘要生成模型。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视频帧的深度特征,而且为了使生成的视频摘要更具多样性,采用BiLSTM网络将深度特征识别任务转换为视频帧的时序特征标注任务,让模型获得更多上下文信息;其次,考虑到生成的视频摘要应当具有代表性,因此通过融合最大池化在降低特征维度的同时突出关键信息以淡化冗余信息,使模型能够学习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特征维度的降低也减少了全连接层需要的参数,避免了过拟合问题;最后,预测视频帧的重要性分数并转换为镜头分数,以此选取关键镜头生成视频摘要。实验结果表明,在标准数据集TvSum和SumMe上,改进后的视频摘要生成模型能提升生成视频摘要的准确性;而且它的F1-score值也比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视频摘要模型DPPLSTM在两个数据集上分别提高1.4和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费-托合成催化剂CNFT-1的工业试验在4 Mt/a煤制油装置的两个系列费-托合成反应器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逐步替换原有催化剂的工业试验,最终置换率超过了95%,结果表明:催化剂CNFT-1性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第二阶段基于工业替换试验数据,采用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模拟软件,对采用100%催化剂CNFT-1运行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指导工业试验。在最优条件,即新鲜气负荷102.34%、催化剂藏量69.3 t、有效新鲜气空速5112 m3/(h.t)、温度273 ℃、压力2.81 MPa、循环比2.4、脱碳比0.156、新鲜气H2/CO体积比1.66下,CO总转化率为97.4%,CO2选择性为18.8%,CH4选择性为2.0%,有效气耗为5630 m3/t。  相似文献   
4.
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水库淹没区范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移民搬迁规模和投资建设成本。世界各国关于水库淹没区范围确定的方法各不相同,水电建设市场缺乏统一的国际规范和标准,严重制约着水电新能源发展。以尼泊尔水电站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尼泊尔水库淹没区范围的确定方法,并与中国规范标准下的确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外不同规范标准下的设计成果具有显著差异,中国规范标准下水库淹没区范围确定的方法更加科学,规划设计成果也更为精确,有助于减少或规避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层间非均质性强,造成CO2驱易发生气窜,提高采收率效果欠佳,其中,CO2水气交替驱作为结合CO2驱和水驱优势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为进一步改善CO2-水交替驱的开发效果,开展了CO2-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协同驱油研究。 方法通过界面张力和润湿性能测试评价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基本性能,并利用微观可视化驱油实验及岩心驱油实验等,探究了不同驱替方式的驱油效果和CO2-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协同驱油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 结果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具备良好的界面活性和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能力,水驱后开展CO2驱、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驱、CO2-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交替协同驱,采收率可在水驱基础上分别提高0.91%、10.66%、16.25%,其提高采收率机理包括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及乳化作用的协同效应等。 结论CO2-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协同驱既可有效增强非均质特低渗砂岩油藏注CO2过程中气体流动性控制,又能够降低CO2萃取轻烃导致重质组分沉积的影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  相似文献   
6.
H-H型螺纹锁紧环热交换器结构复杂,其设计计算涉及的零部件多,目前尚未形成公开的、统一的算法及计算程序。以某加氢装置热交换器的设计为例,结合相关标准、文献以及压力容器设计经验,介绍了H-H型螺纹锁紧环热交换器的结构特点以及热交换器管、壳程的密封原理,落实了热交换器壳程筒体、封头、管板、梯形大螺纹、螺纹锁紧环、管箱盖板以及管箱筒体等主要受压元件的受力分析及校核计算过程。可为类似热交换器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工程案例为载体,包含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验设计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实验设计与规划能力、实验操作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与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表明,该模式实现了从关注“解题能力”培养向关注“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转变,为工科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范例,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纸质分拣单使工人因对分拣指令理解困难,导致分拣效率较低且易出现误拣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可穿戴增强现实的智能分拣方法,构建车间现场基于人工标识的全局感知和定位模型,研究工人在分拣过程中的信息和物理互联,实现分拣现场环境下手工分拣过程的增强可视化指引.通过实际车间现场分拣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工分拣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循环水泵主流配置为两台立式混流泵,泵组功率和质量都较大。1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循环水泵普遍采用两台直径2600 mm的立式混流泵,配套的电机功率一般在6000 kW。泵组连同电机的总重量一般都超过120 t。在我国,前期投产的1000 MW火电机组普遍采用进口泵。泵的基础预埋件一般采用无垫铁施工工艺。国内安装单位由于是初次接触这种新的施工工艺,施工经验较少造成了泵组基础施工质量未达到建设标准要求,这就给后期设备运行埋下了一定安全隐患。同时,循环水泵较低的转速和较大的质量又造成基础恶化后不容易被检测出。常规方法只能待泵组解体后将基础台板取出进行检查,工作量和工期都很大,费用十分高昂。本文创造性的引入固定频率变化与基础松动的关系,为大型立式循环水泵基础松动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大大降低检测的费用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井下冲击钻井工具的工作参数对钻头破岩效率的影响规律,研制了井下冲击钻井工具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钻采工具多功能试验机、动力水龙头、冲击钻井工具模拟装置、钻具、模拟井筒、试验介质循环系统、测控系统等组成。通过钻进岩样试验,分析钻压、冲击频率、冲击幅值、冲击力等参数对钻头破岩效率的影响。为优化冲击钻井工具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