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冶金工业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桑吉油气田目前大部分稠油井采用加药生产,生产过程中药用量大,成本高。经过长远距离的集输后容易凝管,导致管线和地面系统堵塞,给生产和集输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针对桑吉油气田后期出底油原油物性差、开采和集输困难、部分井亏空严重供液不足的问题,2017年2月展开了稠油开采的自主摸索和现场试验,通过工艺流程改造和掺水生产解决了现场稠油开采、集输、水合物冻堵的问题。现场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作业区后期稠油开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发展历程,并从吨矿蒸汽回收量、发电量以及减碳、减排量等方面介绍了梅钢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工业试验进展.研究认为,烧结矿料层空隙率及其分布均匀性对于高温烧结矿与冷却气体的充分接触及换热具有重要意义,烧结矿粒度组成决定了料层空隙率,布料偏析及烧结矿颗粒运动影响料层空隙率大小及均匀性.实际生产中,应确定适宜入炉烧结矿粒度范围,设计偏析改善装置以及保持烧结矿颗粒整体流.  相似文献   
3.
玻利维亚波托西Sannicolas锡银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祁腾飞  杨艳 《矿产勘查》2013,4(5):578-583
Sannicolas锡银矿区位于东科迪勒拉古生代褶皱带,属于玻利维亚中部山区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受区域构造运动和变形变质作用的影响,无论是断层构造控矿的矿体,还是褶皱构造层控的矿体,均遭受区域动力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的侵蚀.通过研究矿化类型、蚀变等特征,认为该矿床主要形成于板块边缘,与年轻的火山弧或弧后盆地同硅铝质地壳深熔作用形成的钙碱性、碱性长英质岩浆有关.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散单元法研究烧结矿竖冷炉在排料过程中颗粒运动的流型和速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烧结矿颗粒在下移过程中,运动流型依次呈"一"→"S"→"V"转变;在竖冷炉腔内的大部分区域,烧结矿颗粒保持整体流动;在中心风帽上方的局部区域(宽480 mm,高1280 mm),运动流型会随排料的进行在整体流和漏斗流之间转变.烧结矿颗粒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竖冷炉料层透气性以改善冷却气体分布,建立梅钢竖冷炉单料仓扁平模型,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研究了竖冷炉布料和排料过程,获得了稳态下竖冷炉内烧结矿分布和孔隙率分布的微观信息。结果表明,布料时由于落料点位置的变化,烧结矿会产生偏析分布。在烧结矿流动稳定的状态下,炉腔存在准静止区、活塞流区和汇聚流区3种流动区域;就烧结矿分布而言,炉腔中心区含有更多的10~25 mm和25~40 mm颗粒,炉腔中间区则分布有更多的40~80 mm和80~150 mm颗粒,炉腔边壁区中上部25~40 mm和40~80 mm颗粒的质量分数更高,而下部80~150 mm的颗粒质量分数更高。上述烧结矿分布使炉腔边壁区和中间区发生大颗粒偏析,炉腔中心区发生小颗粒偏析;孔隙率呈炉腔边壁区和中心区较大、中间区较小的“U”形分布。料层透气性在边壁区最好,导致冷却气体易从边壁区逸出。为改善冷却气体在炉内的分布,可尝试从缩小入炉烧结矿粒度范围以及开发新型布料装置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祁腾飞  杨艳 《矿产勘查》2010,1(Z1):72-79
内蒙古安格林河金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地带,属流水侵蚀不明显的浅切割中低山区,测区属大兴安岭林区,树种以松、白桦为主,为针、阔、草、灌混交林带,地表植被覆盖较厚,仅在河谷和简易公路路堑处见少量基岩露头,局部地区存在常年永冻层。该区分为2个工区6个小区,现将简述其中主要工区Ⅱ区上游-Ⅱ区10种元素(Au、Ag、As、Cu、Pb、Zn、W、Sb、Bi、Mo)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背景值分析、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化探数据常规处理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竖冷炉料层透气性以改善冷却气体分布,建立梅钢竖冷炉单料仓扁平模型,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研究了竖冷炉布料和排料过程,获得了稳态下竖冷炉内烧结矿分布和孔隙率分布的微观信息。结果表明,布料时由于落料点位置的变化,烧结矿会产生偏析分布。在烧结矿流动稳定的状态下,炉腔存在准静止区、活塞流区和汇聚流区3种流动区域;就烧结矿分布而言,炉腔中心区含有更多的10~25 mm和25~40 mm颗粒,炉腔中间区则分布有更多的40~80 mm和80~150 mm颗粒,炉腔边壁区中上部25~40 mm和40~80 mm颗粒的质量分数更高,而下部80~150 mm的颗粒质量分数更高。上述烧结矿分布使炉腔边壁区和中间区发生大颗粒偏析,炉腔中心区发生小颗粒偏析;孔隙率呈炉腔边壁区和中心区较大、中间区较小的“U”形分布。料层透气性在边壁区最好,导致冷却气体易从边壁区逸出。为改善冷却气体在炉内的分布,可尝试从缩小入炉烧结矿粒度范围以及开发新型布料装置展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祁腾飞  黄军  孙俊杰  张永杰 《钢铁》2022,57(5):40-47
 为改善竖冷炉内空隙率分布,促进矿气接触换热,从降低烧结矿入炉粒度上限的角度设计了粒度分布范围逐渐减小的3种工况,并以梅钢竖冷炉单个炉腔准三维扁平模型为基础,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研究了炉内烧结矿流速分布、空隙率分布和压降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10~150 mm的入炉粒度组成,中心风帽上方会形成矩形低速区,降低烧结矿下移速度的均匀性;低空隙率区逐渐扩大,并形成炉腔中间区空隙率较低,边缘和中心区空隙率较高的分布。炉内空隙率偏析最严重,分布均匀性最差;炉内40%区域为高压降区,主要分布在炉腔中间区;20%区域为低压降区,主要分布在炉腔中心区,造成炉内气流偏析亦最严重。减少入炉粒度上限后,矩形低速区得以消除,烧结矿流动整体性得以提高;当采用10~90 mm的入炉粒度组成时,可以提高空隙率最小值,并降低炉腔中间区与边壁和中心区空隙率的差值,使得空隙率的偏析程度最小,均匀性最高;同时能够降低压降的最大值、提高最小值,并扩大中压降区范围,从而缓解炉内气流偏析分布,提高其分布的均匀性。通过增设二次破碎工艺降低烧结矿入炉粒度上限可以成为改善烧结矿竖冷炉运行的一种实践方向,今后应开展最适宜的烧结矿入炉粒度范围及各粒度段质量分数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是针对传统烧结余热回收系统的不足而提出的新型烧结余热回收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在简述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工艺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该工艺的应用难点及原因,回顾了该工艺机制研究的进展,提出了解决制约该工艺应用难点的研究方向,并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该工艺的完善和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吉林江沿金矿1号矿体地质特征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化市江沿金矿位于通化南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中部。Ⅱ号矿化蚀变带内的1号矿体是该区目前发现的较为重要的矿体之一。该矿体含矿岩石为长石斑岩,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文章通过对1号矿体地质特征的观察与研究,认为长石斑岩本身就是含矿体,属岩浆成因的产物,受F402断裂的次一级构造控制。1号矿体无论是矿体品位、蚀变程度及矿体规模等,均有向下逐渐变富、变强、变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