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6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干缩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干缩裂缝的缺陷,进行了一次和二次循环干燥收缩试验,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干缩变形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完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级配组成,改善其收缩性能,减少其干缩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松弛特性的时间-温度-老化等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老化程度和不同温度下AC-13C型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试验,结合时间-温度的等效关系原理和WLF公式分析,得到了不同老化程度沥青混合料的松弛模量主曲线簇及其黏弹性参数值;以材料黏度的自由体积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程度与温度、时间之间的等效关系式,并通过已有应力松弛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老化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力松弛特性可以用未老化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或较低荷载作用时间下的性能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静态模量和动态模量的定义及试验方法,并采用MTS(材料试验机)对3种水泥用量的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不同荷载级位下的静态模量和动态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模量试验方法更符合路面实际受力状况;水泥稳定碎石不是纯粹的弹性材料,其动态模量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静态模量和动态模量均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相同荷载级位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动态模量比静态模量大,两者的比值约为1.2~1.6.  相似文献   
4.
将玉米秸皮经过生物顶处理后磨制化学机械浆,并与秸穰混合抄制瓦楞原纸.制得的秸皮化机浆粗浆得率为B5.7%、白度为27.1%,经漂白后浆料得率为82.1%、白度为71.2%,打浆后各项强度性能指标都较为优良.改性秸穰的加入进一步改善秸皮浆性能,漂白浆返黄值有所下降,当秸穰含量为20%时,漂白浆的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了27.8%和17.4%;秸穰含量为30%时,未漂浆的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增加了96.8%和83.3%.同时,两种浆的耐折度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SPHC热轧卷板在钢水纯净度、卷板板型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成分设计、工艺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集料分形分维与路用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集料结构本身出发,利用分形几何的基本理论,建立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布分形模型、集料体积分形模型和集料孔隙分形模型。集料的体积分形维数是一个饱含丰富信息的重要参数,其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存在强相关性,建立AC-16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集料体积分形维数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回归模型。通过大量路用性能试验,得到AC-16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集料的体积分形维数与路用性能指标之间的相关变化规律。集料的体积分形维数增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抗滑性能呈下降趋势,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呈上升趋势。根据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集料体积分形维数与各项路用性能的关系,可对具有不同集料体积分形维数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室内试验重点分析了水泥对沥青混合料SAC25体积特性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替代矿粉后显著增加SAC25空隙率,这是因水泥密度比矿粉大,当水泥等质量替代矿粉后,外掺剂(水泥+矿粉)总体积下降所致;水泥的掺加对SAC25压实特性的影响很小.基于水泥对SAC25的4种路用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水泥的最佳掺量(以占集料总质量分数计)为4%.  相似文献   
9.
10.
Q235钢中氮含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唐山不锈钢BOF—LF—CC生产工艺流程钢中氮含量的变化规律,针对各个工序环节增氮的规律提出了降低氮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