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河南处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理位置,岩溶资源丰富并呈现区域性特征。在文中对全省岩溶资源的空间分布、地域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总结,分析了全省岩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研究认为河南省的岩溶资源在科学研究和旅游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盐田对接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缩径、垮塌、盐岩溶蚀、摩阻大等问题。室内通过膨润土优选确定了符合质量要求的造浆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以LV-PAC,SMP,KPAN和FT-1为主处理剂的饱和盐水配方,并分析了各类处理剂对黏度和失水量等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泥页岩滚动回收试验、膨胀量试验考察了饱和盐水泥浆的抑制性,并探究了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V-PAC和KPAN对泥浆黏度影响较大,降失水能力较强;SMP和FT-1可用来辅助降失水;相比于清水,饱和盐水泥浆热滚回收率提高了2.28倍,膨胀量降低率达到87.5%;在90℃测试范围内,泥浆的综合性能均满足要求。在现场应用过程中通过科学的配制方法,确保了对接井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的资源量,对河南省中牟区块太原组页岩气储层开展了压裂技术研究。根据牟区块M1井、Z2井太原组页岩气储层的岩性、孔渗、天然裂缝、脆性矿物、含气量、有机碳含量、岩石力学性质等,开展了页岩气大规模的体积压裂,技术参数优化,包括射孔位置优选、射孔方式确定、压裂液选择、支撑剂选择、压裂排量优化、压裂缝长优化等。两口井压裂后最高日产气4 000 m3,南华北盆地太原组页岩气勘探由此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河南处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理位置,岩溶资源丰富并呈现区域性特征。在文中对全省岩溶资源的空间分布、地域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总结,分析了全省岩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研究认为河南省的岩溶资源在科学研究和旅游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河南中牟区块山西组、太原组页岩层段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针对该区块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制定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方案,形成了适合中牟区块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结果表明,优化观测系统和激发条件,满足了高覆盖、小面元的技术要求;保真保幅处理、规则化处理、层序划分、精细解释、优质储层及裂缝预测,为该区块页岩气勘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海陆过渡相太原组和山西组组页岩气层系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太原组和山西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均为80 m左右,有机质类型均为Ⅲ型,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2.20%和1.90%,有效孔隙度分别为2.1%和2.3%,现场解析平均含气量分别为1.95 m3/t和1.40 m3/t,有机质成熟度Ro值3.0%~4.5%;黏土矿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在页岩气层系地化指标、埋深、沉积相及盖层相似的情况下,寻找厚度相对较大、构造相对稳定、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是下一步进行页岩气、致密砂岩气勘探选区的关键;通许隆起东部永城及柘城一带构造相对稳定,是页岩气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牟页1井是河南中牟区块实施的南华北地区第一口海陆过渡相页岩气探井,通过对钻完井工程成果综合研究,优选出牟页1井太原组、山西组三个压裂层段,采用快钻桥塞分段压裂,累计注入压裂液量5 055.9 m~3,加砂量202.7 m~3,三层合采求产为1 256 m~3/d,标志着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该井压裂试气成果表明,如能进一步优化压裂选层及压裂试气参数,太原组、山西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有望取得商业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页岩气勘查对象主要为海相页岩。2014—2017年,中国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查自牟页1井首次获气后又取得新进展。通过对牟页1井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压汞、低温氮气吸附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海陆过渡相页岩的矿物组成、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物性、有机地化等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储层矿物以黏土矿物和石英为主,具有低孔特低渗特征,物性受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影响明显;(2)储层具有高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特征,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显微组分具有高惰质组特点;(3)牟页1井下二叠统山西、太原组页岩具有较高的含气量,与有机质丰度(TOC)及成熟度(Ro)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认为:南华北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太原组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泥页岩孔隙特征研究是评估页岩气储集能力和评价页岩气开采可行性的关键一步。以南华北盆地MY1井下二叠统山西组和太原组泥页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低温氮气吸附、X?射线衍射、等温吸附、有机碳(TOC)含量和镜质体反射率(RO)等实验手段,对南华北盆地下二叠统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华北盆地下二叠统泥页岩孔隙类型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有机孔、黏土矿物聚合孔、矿物颗粒表面溶孔和微裂缝,其中黄铁矿粒间孔和黏土矿物聚合孔、有机-黏土矿物复合孔和有机质收缩缝比较发育,表面溶孔不发育;孔体积在0.004 0~0.052 8 cm3/g之间,平均值为0.019 6 cm3/g,比表面积在1.198 9~26.525 7 m2/g之间,平均值为9.506 2 m2/g。平均孔径在2.35~14.38 nm之间,平均值为8.68 nm。泥页岩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同步增加,但不同孔径段孔隙对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贡献有差异,比表面积主要由孔径小于10 nm的孔隙贡献,而孔径主要由孔径大于10 nm的孔隙贡献,孔体积和比表面积随孔径的增量曲线呈单峰分布。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类型及其含量共同制约着孔隙的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