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天津市某绿色建筑的热电联供系统,首先建立含电、热负荷并与电网连接的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微型燃气轮机、光伏、储能装置;然后以规划期总成本净现值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对天然气价格、电价和负荷变化进行敏感性分析;对系统各发电单元运行情况和系统配置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最佳倾角的数学模型、太阳能辐射能计算模型以及光伏组件最小允许间距计算模型。通过建立的计算模型,开发了一种基于AutoCAD的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方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软件可以在AutoCAD的绘图区域自动绘制光伏组件的平面图,能够使设计人员快速、准确地设计出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排列方阵,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建筑消防与安防课程的建设问题.在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建筑类院校的背景下,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专业属性下,从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体系的优化,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不同方面,对该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体系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现状,注重用户参与雷击风险评估的理念,本着科学实用、简单明确的原则,设计了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体系,为建筑物的雷击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高层建筑的防雷保护提供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5.
由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联合天津中力防雷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雷击电位分布模拟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是2D03年正式在建设部立项研究的科技项目.于2005年11月17日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天津建委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且研究成果在工程应用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该项目研制开发出雷击建筑物的计算软件,定量地分析雷击时,在建筑物钢筋网内形成的电位、电流和电磁场分布情况,从而为防雷设计提供了设置防雷装置的设备和依据,为防雷施工检测提出了施工要求、检测依据,并可辅助雷电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奶牛场污水粪便处理沼气发酵系统,提出3种沼气发酵装置增温系统——太阳能集热器联合沼气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太阳能集热器联合沼气锅炉、太阳能集热器联合地埋管地源热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增温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太阳能集热器联合沼气发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方式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7.
"供电技术"作为电气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迫切需要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笔者分析了目前供电技术课程在教材、实践环节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校在供电技术课程改革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提出了选取或撰写适当教材,开发模拟实验系统,加强参观考察,强化工程概念,将课堂教学与设计实践环节相结合,突出课程特色,将课程与学校背景和相关课程相结合等供电技术课程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GB/T 21714.2-2008/IEC 62305-2:2006雷击风险评估方法和原理,结合GB 50057-19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相关技术措施,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分析计算系统。介绍了评估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方法。利用该系统可自动、快速地完成高层建筑雷击风险评估,评估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应用BP神经网络,对热计量装置热量积算中所需的表格数据(焓值和密度)进行离线训练,获得了相应的权值,并利用此权值取代相应的表格数据,在保证精确度的前提下,不仅减少了数据存储空间,而且还避免了插值运算,使编程得以简化,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背景,在对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培养经验和专业建设与发展情况,对多学科交叉背景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